张爱玲恨《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甚至说: “《红楼梦》未完还不要紧,坏在狗尾续韶成了附骨之疽——请原谅我这混杂的比喻。” 我倒没那么恨,只是有点不爽。 概因我读书时,很在意看个吃。《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吃得很妥帖;后四十回,就不大对劲了。 比如,高鹗续书第八十七回,有这么段,素来被人诟病:
哪位说了:是五香大头菜不好吃么?——五香大头菜很好吃,我们江苏宿迁的特产,我自己也爱吃。家常是这样的: 哪位问了:是这菜太家常么?——贾府也不是不爱吃家常瓜菜。当日老太太就对刘姥姥说过: '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她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而探春和宝钗也琢磨过,来个油盐炒枸杞芽。 这里的不对处,不止在“林妹妹吃大头菜”,伤了她绛珠仙子的格。 之前晴雯生病时,已经说过了:贾府对待病人的规矩,是净饿+调养,总以清淡为主。林黛玉又是最吃干净不过的人。吃东西尤其得清爽。 紫鹃安排给病重林黛玉的菜:火肉白菜汤,加虾米紫菜。 火肉是火腿,用来熬白菜借个味,没问题,但如此汤里已经鲜加咸。还要加虾米,味道是不是略浓了些? 白菜挺家常,倒也不是不能吃:张岱《陶庵梦忆》里说过吃“鸭汁煮白菜”,那是给螃蟹当配菜的。火腿和虾米熬白菜给林黛玉吃,总觉得哪里感觉不太对。 但这问题不大,且搁一边。 接着便是所谓“南来的五香大头菜”。 五香大头菜是我们江苏宿迁的特产。五味俱全,脆爽可口,很好。我自己很爱吃。问题是: ——大头菜的五香里,本来已有醋了;还要加醋? 且,还要拌麻油? 熟悉江浙风俗的大概知道,苏州人吃什么都不拘来点香油,《浮生六记》里还有麻油白糖拌腐乳这吃法呢:但那是百姓家常吃法。 偏贾府的口味,是最不喜欢加麻油香油的,先曹雪芹前八十回里,芳官还跟柳家媳妇说过: “柳嫂子,宝二爷说了:晚饭的素菜要一样凉凉的酸酸的东西,只别搁上香油弄腻了。” 贾宝玉都会嫌腻,雪雁却去给林黛玉加香油?林黛玉吃口比贾宝玉还油,生病了还更油? 又,紫鹃刚还在说,怕林黛玉听到南边北边触动心事。这里雪雁立刻戳心窝子,生怕林黛玉想不起来似的,口口声声“南来的大头菜”。雪雁这么笨就算了,紫鹃就这么看着? 总感觉不太对? 哪位说了:也许雪雁到后四十回就忽然笨了,林黛玉病中忽然口味变得凶猛,五香大头菜还要麻油加醋才够味?怎么地吧? 没怎么地,只是多少有些不对劲。 如上所述,《红楼梦》里不是没家常菜。但什么菜配什么人。 糟鹅掌和酸笋鸡皮汤,就该是薛姨妈端得出来。 枣泥山药糕好消化,就该病中的秦可卿吃。 鹿肉豪迈,就该史湘云烤来吃:林黛玉是肯定不吃的。 火腿炖肘子,就该王熙凤让给赵嬷嬷吃,妙玉是必然不肯沾唇的。 同理,《水浒传》都很粗,也晓得安排鲁智深吃狗肉,武松吃牛肉,宋江就非要吃加辣点红白鱼汤。 《儒林外史》里马二先生就是吃处片和牛肉,潘三爷这种地痞就是吃杂烩和鸭子肉,杜慎卿这种风雅书生就该吃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的烧卖、鹅油酥、软香糕,喝橘酒。 《西游记》里,清风明月一个道观,就请唐僧师徒吃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 西梁女国国王招驸马,就请猪八戒吃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 什么人吃什么饭,是笔力,是性格,不能错的。 五香大头菜很好吃,我周围许多江苏人都爱吃。然而,让病中听着南方就不开心、一向吃口清淡的林黛玉,吃贾宝玉都会嫌腻的“南方来的”麻油加醋大头菜,特意加了虾米的火腿白菜汤……感觉怪怪的吧? 这种违和感,就是高鹗续《红楼梦》不对的地方了。 题外话。 张恨水连载《金粉世家》时,跟朋友们说:为了让情节有红楼味,他写金燕西生病时,用拌鸭掌下粥(大概想学薛姨妈的鹅掌)。 他朋友里,珍妃的亲戚、旗人唐鲁孙,吃过见过,忍不住吐槽:鸭掌不易消化,富贵公子生病时是不吃的;还是改成云腿拌荠菜吧。 这故事与雪雁给林黛玉吃五香大头菜加麻油醋故事,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