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腰痛的腹部取穴法

 武医同修 2019-03-27


治疗腰痛的取穴方法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每一位针灸医生都有自己偏爱的一套取穴法。

临床上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人喜爱在腹部取穴针刺治疗腰痛。

腰痛从腹治,从阴引阳,后病前治,调整躯干前后的平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治疗腰痛在腹部扎针,必定大家已经听说了很多。

那问题来了,在真正实战的时候,到底应该取腹部什么穴位下针,这些穴位都是固定的套路吗?而该怎样扎在立竿见影?

里面存在着很多实操的细节,现在我把治疗腰痛的腹部取穴法汇总一下。

这里面有自己经常用的招术,感觉好使,因此略有心得,也有一些为了汇总而记下来的,平时我是用的少,但不代表不好使,各取所好而已。

01
关元

早在《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古代文献里面就有用关元穴治疗腰痛的记载。腰痛病因繁多,但是中医多认为“腰为肾之腑”,腰痛归根到底还是肾虚为本。

因此扎关元配合温补手法或温灸,可以温肾壮阳以通督脉闭阻的气血来治疗腰痛。

很明显关元针对于明显寒凝或肾阳亏虚型的腰痛

02
彭静山的偶刺法

针灸名家彭静山先生有一招腰痛扎腹的治疗经验。

他认为人体的经络都是前后相应,左右相通,任脉为前正中线,与督脉后正中线相对应,肾经对夹脊穴,胃经对膀胱经第一侧线,肝、脾经对膀胱经第二侧线,所以前后偶刺取穴能够治疗各种腰痛,往往速效。

所以,彭静山的方法是在腹部取相对应的病理反应点来治疗腰痛。

操作的关键:

首先是确定腰痛部位,术者用手按压找出最小并且最痛的部位(直径<1CM),然后在腹部寻找与腰痛点相对应的病理反应点,对其进行针刺。

比如,痛点在命门穴右边2cm,那就在肚脐右旁开2cm找反应点,如此类推(传统上认为命门L4与肚脐相对)。

恐怕痛点对得不准,针刺后可行苍龟探穴针法,向四周探刺。

这招也有缺点,如果疼痛的面积较大而找不到最小痛点则不适用此法。

针对于局限性的单个痛点,其实在痛点对侧腰部的相同对应位置针刺,在局部痛点放血,这样的操作更简单高效。

因为,在腹部,有时要很准确地找到一个对应点也没有那简单,特别对于胖子,一整个肚子的肥油,你找找试试看。

03
天枢穴

有一种腰痛,不完全是肌肉劳损所导致,而是因为内脏引起的问题。

在腰腹里面装着的器官主要就是大肠小肠,如果肠子的蠕动减慢,之后就会胀气,从而导致肠粘膜的筋膜张力过高。

肠子和腰部之间是有筋膜的相连,高张力会因此传导到腰部,从而引起腰痛。

这种患者的腰痛往往表现为腰部大范围的不适或无力感,疼痛相对比较模糊,并且常伴有大便不畅,排气减少,腹部胀气不适。

针对于这种腰痛,我常用天枢穴,来通导腑气。

刺法要点:

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为了放松腹部肌肉。

用3寸的针,直刺天枢穴,缓慢进针,至2到3寸,根据患者的胖瘦,一般3寸进去问题也不大,扎到肠子也不会出问题。

进去一定深度后,轻轻搓针而针体不转动,记住不要去提插捻动针体,防止针体缠住肠子,一般针进去会有明显酸胀的针感,让后缓慢出针就好,无需留针。

针完,患者回去多会频繁地排气,气排干净,张力减少从而腰部不适就会消失或减轻。

当然,除了肠子会导致腰痛,妇科或泌尿系统的问题也会引起腰痛不适,这时要针对病因治疗,取穴也可在腹部取,无非关元、气海、中极、子宫等常用穴。

04
脐针的震位与兑位

脐针是在肚脐旁,根据后天八卦取穴的针刺方法。

一般腰痛会用到震位与兑位,其实即使不会八卦的知识,也能用好这两个穴位。因为,看图就知道,左边的震位与右边的兑位分别对应人体左右两边的腰,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全息取穴法。

针刺的要点:

下针前,必须要在肚脐的震位、兑位上用手指去触摸寻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下面多能发现小筋结,只有找到这个筋结并且针刺它,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脐针术语里,这叫打枪,意思是开枪击中目标。

针刺多在肚脐旁,并非在肚脐里,因为无需害怕。

针刺方向的是往肚脐外平刺或斜刺,需要刺中筋结点。如果腰痛比较浅,就斜刺角度比较大,针尖刺的层次就比较浅。若腰痛是深层痛,斜刺角度就要小,往深层刺。

脐针治疗腰痛,我也常用,因为扎了可以不影响活动,方便动气。同时为了加强疗效也可以贴上胶布长时间留针而不妨碍患者工作和生活。

05
贾海忠的纬脉针法

接下来是贾海忠老师的腰痛纬脉针刺法,原理是扎在腹直肌和腹斜肌上,分别应对后面相应的腰椎节段。

根据腰痛部位的腰椎节段,在腹部取与其病变腰椎节段相对应的穴位。

各节腰椎的具体取穴套路:

L1-下脘穴

L2-水分穴

L3-天枢穴

L4-气海或关元穴

L5/S1-中极穴、曲骨穴

针刺要点:

站立位进针,进针后叮嘱患者进行深吸气和呼气,配合呼吸微调针的深浅,而后让患者或左或右转动腰部,做转呼啦圈的动作,几个来回后,腰痛多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或者缓解。

此刺法和前面彭静山先生的腰痛偶刺有点类似,但其实又不一样。

第一:彭静山先生的刺法是只针对一个明显确切的痛点。贾海忠老师的刺法可以针对有大片腰痛,不仅仅是一个痛点。

第二:彭静山先生的刺法是仰卧位针刺并且不留针。贾海忠老师的刺法是站立位针刺,针后还需要患者转腰部动气并且配合呼吸微调针的深浅。

06
腹直肌、腰大肌的“扳机点”刺法

扳机点(Triggerpoint)又称肌筋膜激痛点,是骨骼肌或肌筋膜高张力束内最易激惹的区域,该区域有压痛反应,可引起特异性的牵涉痛。

扳机点的临床特点与传统的阿是穴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阿是穴以局部压痛为特点,多不产生牵涉痛,而扳机点虽然也是在条索状硬结上的压痛点,但疼痛会扩散到受累肌肉的其他部分。

简单直白一点,就是说每一块肌肉都有特定的扳机点与疼痛模式,这个疼痛不仅仅在肌肉局部出现,而且常会显现在远离肌肉的其他位置,这就叫肌肉的牵涉痛。

这个牵涉痛模式和扳机点是固定的,基本按着套路出牌,因此要想玩顺扳机点疗法,把每一块肌肉的疼痛模式和扳机点记住就可以。

在腹部,最常见引起腰痛的两块肌肉就是腹直肌和腰大肌(看图)。

记住有一种腰痛,患者弯腰强迫体位姿势进来,主诉腰部疼痛,你让他趴上床检查,费了很大劲终于上床了。

但趴着后,医生和患者却找不到腰部有明显的压痛点,为此患者不得不又要起来一次来寻找痛点给医生看。

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考虑是腹部肌肉引起的,特别对于那些腰部伸直困难的患者,更应该考虑是否因为腹前部受累的肌肉过度的收缩紧张而导致腰部无法伸直。

明白了机理,治疗就有针对性。

腹直肌的扳机点,多相对表浅,分布在腹直肌的头和尾,它的牵涉痛多是胸腰段或腰骶部的横带状疼痛。触诊能轻易找到,可以按摩腹直肌,也可以用针直接针刺。

腰大肌的位置就比较深,它的牵涉痛多是单侧的靠近脊柱的竖状带疼痛,刺法需要用前面的天枢穴深部刺法,进针点多在天枢与肚脐之间。

除了,这两块肌肉,腹斜肌的损伤也是常见引起腰痛的肌肉,多在肋骨下或髂前上棘或髂骨翼上,即其起止点位置能发现痛点,此位置不深,按摩松解或者扎之皆可,就不多说了。

07
腹针

薄智云先生的腹针疗法,是在腹部进行针刺,来治疗全身的各种疾病。

用来治疗腰痛就更名正言顺了,此法我用的不多,但也有不少人喜欢用,就像一开始说的,各有所好吧。

常规治疗方法给附上:

主穴: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

配穴:腰痛的厉害,加双侧的外陵、滑肉门、气穴、四满。

针扎进去的深度都比较浅,而且不需要提插捻转得气。其刺激量较少,对于害怕针灸的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08
八字疗法

严格来说,李柏松先生的八字疗法针对于腰痛的取穴不在全腹部,主要是在中脘穴以上至胸骨的天突穴。

其实,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就是一个躯干部位的交叉对应针法。

取穴方法看上图。

一般我除了尾骨痛会取天突穴之外,其实这图能的用机会比较少,因为针刺的位置多在中脘以上的胸脯部位。女生肯定不方便,即使是男生也会有脱上衣的麻烦。

只是为了汇总一下,特此就记录下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