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自己的空无

 伟天英 2019-03-27

厚朴心理HOPE PSYCH

这是厚朴的第253篇分享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孤儿,一个没有父母依靠、被遗弃在外、没人要的小孩。这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没人想要,没人照顾,甚至没人想去牵一下的小孩。有时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一种没人能帮忙的情境中,没有人替我们善后,把我们带离可怕的空虚。这是合理的人类潜意识原型,是自然存在的一种状态。

删除

面对自己的空无

空,可以指空虚或空灵。禅宗道士讲究空灵,还有一种既不消极也不可怕,而是正面、喜悦和无畏的存在感。我们内心的大胆无畏,位于何处?

它恰恰存在于我们所害怕并以为是空虚的空间里。吊诡的是,令我们害怕的东西,刚好就是让我们免于恐惧的推动力。

空虚感会导致两种感受,那就是孤寂和无价值,这都等同于低自尊。空灵与寂静若伴随着连结感,就足以形成内在的价值,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必刻意做什么事就很完整了。

价值是出自内在(如同蜘蛛的丝),而不是看我完成了什么事。因为“自然厌恶空白”,我只能用戏剧、故事情节和成瘾行为来填满空白。看起来好像是把我的空洞填满,实际上我是在挖洞。

面对自己的空无

面对迎面袭来的空虚感,我总想“做点什么”,两只手在空中挥舞,四处乱抓。最后筋疲力尽,在这个空间里充斥着自卑、怯懦、茫然....像一个被悬吊在空中的纸片人.....

无助的自我终于看清最根本的现实:“我只是个东拼西凑的家伙。”

原来生命中的策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东拼西凑地凑成我这个人,让我把日子过下去,不必去面对我的空无。

现在我必须去检视这个最黑暗的角落,检视我的存在,不再去寻求解救。

面对自己的空无

我逐渐明白,安全感是临时的,不是永远的状态。安全感实际上是指:“我成功击退必须面对内在空无的可能性。”我紧抓住一切,急欲控制一切,宣称我应得的权利,展现雄心抱负,追逐名与利……这些都是自我保护的做法,目的就是不让自己掉进空无当中。

当具备内在价值感时,我愿意坦然的看见发生的一切事物,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空壳想要填充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