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存在过许多国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繁华昌盛的国家被历史的风沙湮没,其中包括楼兰古国、乌孙国、龟兹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国——古蜀国。 古蜀人先祖为冉族和羌族合化的蜀族,冉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土著民族,羌族是从西北迁徙过来的民族。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 而古蜀国的建立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与黄帝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黄帝的妻子嫘(léi)祖,是一位出身于“西陵氏”的女子。所谓“西陵氏”,“西”指方位,“陵”指山陵,“西陵”便是西方的山陵。 根据考证,西陵极有可能就是蜀山。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生下儿子蚕丛,蚕丛在四川平原建立了古蜀国,代代相传,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直到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伐蜀。古蜀国存在七百二十九年,约公元前1045到前316年。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中这段话就道出了古蜀国的起源。蚕丛,又称蚕丛氏,他是历史纪录中西周时期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不过其事迹史书上少有记载。 其后第二代称为柏灌氏,又作柏濩或伯雍,据说温江区寿安镇长青村有一座方圆4亩、高3米的圆形土丘,有记载当地传说那是柏灌之墓。 记载中古蜀国的第三代就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提到的鱼凫氏。鱼凫氏统治时期对应于三星堆文化时期。在三星堆文化时期古蜀国出现灭国之祸,据分析其灭国时代大约在商末周初。其灭国原因与当时的气候环境有极大的关联。 当时气候处于全球性突变时期,以突发性洪水为主要特征。成都平原古城群处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接合部,多条河流出山生成冲积扇平原,平原上的河流具有易徙的天然性质。由于气候变化,洪水爆发冲破古城,而古人无力恢复旧河道,无法重建古城,就不得不另筑新城。 之后重新建立古蜀国的统治者名为杜宇,号为望帝,传说中他在死后化为杜鹃鸟。古代许多诗词中都有用到望帝啼鹃的典故。杜宇善于耕作,带领古蜀国先民休养生息,恢复发展。 但当时洪水肆虐,杜宇并不擅长治水,于是任命宰相鳖灵治水。鳖灵因治水有功,使蜀国'民得安处',而后杜宇禅让帝位给他,号称丛帝。 由丛帝起,古蜀国历任君主均称“开明”,采取世袭制,共历经十二世(约前770年至前316年),其时代大约为中原的春秋至战国时期。 芦子霸王是开明时期第十二任君主,也是古蜀国的末代君主。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在位时,秦国采用张仪计谋,派大将司马错灭掉了蜀国。根据越南史书记载,其王子后于古代岭南地区创立瓯雒国,但最终被南越国灭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