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回民族是怎么形成的?他们人数不多,但在元代地位远超其他民族

 昵称55301288 2019-03-27

中华大地不仅仅地大物博,民族亦是万花齐放,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各民族在中华大地和谐共处,共同繁荣。至于各民族的来历则各有渊源,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回族这个中华大地上很独特的民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数量较多的民族之一,回族人都信奉伊斯兰教,每年都会举办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并且节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来计算的。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形成于明代。唐朝时期,伊斯兰教正式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与阿拉伯人交流频繁,涉及商业、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当时阿拉伯也会派传教士来中国交流,唐朝人称这些人为“蕃客”“蕃商”。后来,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在中国定居下来,并且与中国人通婚,繁衍后代。

到宋朝时,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转移,慢慢改变了中国的生产力格局,使得南方经济大发展,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东南沿海各海港逐步从沉寂走向繁荣,开始频繁的与海外进行交流。宋朝时,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是领先于世界的,当时的航海家已经能熟练运用季风的变化,来助力船只的航行了,这大大提高了航海的效率,使国民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当然宋朝政府相对开放的航海政策,也是海外贸易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海上贸易的开展,又扩展和深化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流。

公元13世纪时,雄起蒙古高原的蒙古骑兵开始向周边进行扩张征战,在亚欧大陆上不断拨动战争,纷乱的时代导致人们四处逃窜,大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随同蒙古大军,纷纷进入中原地区。

虽然这些人在中国定居了下来,但他们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特色,包括语言、信仰、习俗等。正是这些原因,才使得他们更有别于汉族人及中原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这些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基本都信仰伊斯兰教,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的回族。

有趣的是,回族民众在元代时还曾风光过一时,元朝统治者把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各民族及西域至欧洲的各民族人口统称为色目人。要知道,在当时色目人属于上等人,他们有的是军队将领,有的是政府官员,还有一些是沟通官府的大商人,他们能担任一些汉族人担任不了的职务。

总的来说,回族人是以东来的穆斯林为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民族;简单来说它其实是一个多族源的,混合的民族。

今日,由于种种经济、政治原因,回族人在我们大中华无处不在,北至吉林、黑龙江,南到广东、福建,东有上海、山东,西达西藏新疆,尤其是西北,陕西和云南,这三个地区尤其多。不过也正是由于回族的存在,才使我们华夏民族增添了色彩,毕竟五十六个民族是缺一不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