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觉醒勇士 2019-03-27

配上音乐,感觉更棒噢!

Jurrivh - Lonely Day.mp3 来自开启深度记忆 04:02

热播剧《都挺好》借苏大强之口,说出了明玉为何从小就被苏母讨厌的真相: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苏母自己有重男轻女的情节、仗着两个儿子一个懂事一个爱撒娇,才对小女儿视而不见。

而苏大强却说出一个更令人难过的真相:明玉的出生,一开始就带着父母的怨恨。

苏母原本就和苏大强没有感情,嫁给对方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后来决定和苏大强离婚,和老相好私奔的时候,意外发现自己怀上了明玉。

为了明玉,苏母最终没能跟老相好去上海,苏父苏母也因为生育政策收紧而被降级处分、日子变得紧巴巴的。

也由此,苏母的内心潜台词一直都是:都怪你,才害我落到今天这个田地。

女儿,成了阻碍她幸福的绊脚石,是她不得不生下来的一个包袱。

她满腔的郁闷无处可发泄,只能用一辈子的冷暴力,来惩罚这个「错误」的孩子。

对此,微博评论区里有个网友的留言一针见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等待疗愈的伤口

明玉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初中时候的闺蜜:

当时政策管得很严,为了不影响自己的仕途,闺蜜的爸爸将她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从小开始,她就被教育,在家里要管自己亲生爹妈叫叔、婶,一旦叫错,就要被狠狠棒打。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生来就是家庭的负累。

直到成大成人,“叔和婶”都从未对她表示过爱意。她只能眼巴巴看着弟弟上大学,自己却被要求读完初中就辍学去打工。

她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能直面童年里这些充满痛苦的回忆,并且还在纠结,如何释怀跟父母之间的心结。

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她,猛然发现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去好好爱一个人。原生家庭让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隐忍,但是没教会她爱。

正如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命运剧本,就无法获得改写它的机会——

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从父母身上习得了伴侣相处的模式,所以长大后,很多人嘴上说着“我不要成为你”,却还是重蹈覆辙;

父亲或者母亲缺位的童年,会让我们长大后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停地“找爸爸”或者“找妈妈”,因而很容易陷入重复性情感困境;

经历过太多父母的争吵,总是挨骂而又接收不到爱,也许我们会变成一个敏感而又不自信的人。

可以说,很多人的童年都并不完美。也许我们到今天,都还在学着去治愈自己的童年。

但是承认父母有他们的不足与局限,也承认你的内在有个小孩一直等待被爱、被肯定。

当你真正愿意抬头看看原生家庭的爱恨交织,看到它投射在自己身上的影子,并跟它和解,你才会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原生家庭亏欠你的,你最终要靠自己找回来,即使不能原谅,也要学着放下,最后与自己和解。”

要怎么才能做到很好地觉察原生家庭的问题呢?下面这个《原生家庭模式评估》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部分报告截图

本测评适用人群

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

与父母关系糟糕的人

希望探索自己性格成因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