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商报数字报纸平

 青梅煮茶 2019-03-27

  每天足量饮水

  由夏入秋,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面的细胞更容易丢失水分,此时应及时补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最少饮水1700毫升,即至少3瓶矿泉水瓶的量。喝水讲究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不要饭前大量喝水,最好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前都喝点水。

  

  多吃蔬果和粗粮

  很多果蔬含水量高达90%以上,是补充水分的又一重要来源。绿色和橙黄色蔬果如西兰花、胡萝卜、彩椒、芒果等富含β-胡萝卜素,其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多吃这类果蔬,有利于缓解因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细胞干燥和脱落。此外,番茄里的番茄红素、葡萄里的花青素、果蔬中的维生素C,这些成分均有利于皮肤健康。建议每天至少吃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到一半以上,建议水果每天要吃到200-350克。粗粮富含各种B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都跟皮肤健康有关。粗粮主要有燕麦、荞麦、藜麦、小米、高粱、薏米、红豆、绿豆等,建议将其做成杂粮饭、杂粮粥、杂粮豆浆或者磨成全谷粉再蒸馒头或做面条。

  

  多喝粥、豆浆、牛奶、汤等

  入秋后多喝汤汤水水可防秋燥,如汤、粥、豆浆、牛奶等,最好每餐能包含其中一种。做法其实都很简单:前一晚将淘洗浸泡好的杂粮杂豆放入豆浆机中,加水,第二天起床后启动豆浆机的开关,洗漱完毕,豆浆也好了;也可以将各种杂粮杂豆打成粉,分别装好放入冰箱保存,每天早上取出部分,开水冲泡即可食用;做粥也不难,现在很多电饭煲都有预约功能,前一天晚上把杂粮杂豆淘洗好放入电饭煲,加水,预约好时间,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到热乎乎的杂粮粥;还可以隔三差五地熬点海带、山药、藕、冬瓜加排骨的汤或者鱼汤,让皮肤更水嫩。

  

  适量吃坚果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重要食物来源。获取充足的脂肪酸可以使皮肤保持很好的“油润”状态,更好锁住水分。坚果中的锌也对预防皮肤干燥有帮助,锌含量丰富的坚果有南瓜子、山核桃等。建议每天吃一小把带壳坚果(原味、闭口为佳)即可。

  

  多吃白色食物

  中医上讲肺主皮毛,注意养肺,自然皮肤好、头发好。肺喜润而恶燥,入秋后肺也最易受到伤害,引起咳嗽多痰等问题,因此秋季养肺尤为重要。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入肺,所以秋天多食白色食物有防秋燥的作用。常见的白色食物有莲子、山药、藕、白萝卜、百合、冬瓜、银耳、梨等。

  

  饮食清淡,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烧烤

  秋天天干气燥,应少吃辛辣,烹调中尽量少放或不放辣椒,多采用炖、煮、蒸、水焯、凉拌等烹调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