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外伤及股骨头坏死等疾患的病人。人工关节的材料主要有各种复合金属材料、塑料、丙烯酸酯类(也称骨水泥)、陶瓷和硅酮、碳素等。对人工关节材料的要求:(1)与骨组织相容又不要有亲和作用,能保持关节间隙(2)化学性质稳定,与体内组织接触无毒副作用(3)在多种复杂应力作用下,假肢不出现断裂(4)人工假体在 体内不致癌。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一种材料能达到上述全部要求,只是其损害程度、组织反映能被多数病人所接受罢了。 人工股骨头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人工股骨头不论其何种材质,何种工艺结构,必须用骨水泥或其他粘结剂将金属件固定于骨髓腔内。假体置换破坏了局部的血液循环,甲基丙烯酸树脂在聚合过程中可产生72度的高温,未聚合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对组织有直接毒性。骨水泥的远处有时也发生骨坏死。坏死损伤的组织修复初期局部反应充血,然后见吞噬细胞、异物巨细胞和破骨细胞参与新生的小血管长入坏死组织内,最后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所代替。新生骨在骨小梁和纤维组织中形成,应力决定骨的重建,骨的再塑形靠承载的应力完成,骨的结构也就跟着发生相应的改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股骨头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就不再经股骨颈传导,而直接传至股骨干,骨小梁的排列因受力关系发生改变,移置床破坏,骨的再塑形可持续数年。在组织损伤修复后,骨水泥周围被纤维组织分开,偶然可见软骨发生。 人工股骨头和骨水泥或其他类似骨水泥材料的缺点可引起周围组织的反应,人工关节的松动、下沉。另外,人工股骨头和骨水泥对人工关节表面的摩擦可加速关节磨损碎屑微细颗粒的产生。 在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也可见骨小梁发生局灶性坏死,或整个骨小梁坏死,坏死周围常见肉芽组织,早期出现骨质新生。骨质疏松发展很快,有的病例未愈大粗隆外缘向上生长和髋臼外缘连接,使髋关节功能受阻。 人工股骨头的磨损碎屑对周围组织的侵蚀 人工股骨头磨损的碎屑和微细颗粒是由骨水泥磨损和金属材料磨损脱落而出仍,其含量由关节的材料结构类型不同而别。体液侵蚀置入金属关节产生的侵蚀产物可呈颗粒状,这些产物也可引起周围组织反映。磨损碎屑一般聚积在滑液或软组织的吞噬细胞内。在关节内脱落的碎屑聚集过多时,引起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反映,不同类型的磨损碎屑其组织反映不同。 人工关节置换后出现松动原因很多,概括有:关节面接触不良,关节置入位置不当,关节各部分之间受力不当,出现剪切或扭矩,感染,超负荷活动和体重增加,关节磨损过度等均与关节松动的形成有关。由于磨损碎屑的增多,诱发了局部大量的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反映,这些细胞可吞噬水泥和吸收人工关节周围骨质,从而破坏移置床,引起人工关节松动。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水泥断裂、破碎也可引起人工关节松动。人工关节移动超过了纤维组织的强度,就可引起纤维组织断裂、出血和血浆蛋白渗出,对骨水泥的固定作用减弱,也可能出现金属材料折断。 人工股骨头诱发的肿瘤 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量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关节置换材料对啮齿动物均有致癌性。人工关节置换诱发肿瘤的潜伏期大约4—30年,随着手术置换人工关节的适应症年龄放宽(有的20岁左右),发现诱发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 除了以上影响外,人工置换股骨头价格也比较昂贵,一般老百姓不能承受,术后活动受限、双腿不等长等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