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秋湖光烟柳媚 百代古风幽韵深

 平面居士 2019-03-27

 图片
图片

游逸大明湖 

图片
大明湖是“中国第一泉湖”,秀丽景色和名望声气,不逊于我所游访过的杭州西子湖、扬州的瘦西湖和南京的玄武湖。

不多久前扫看了一眼不知谁写的“跟着老残游大明湖”网文,受此诱发,便找来刘鄂《老残游记》翻了翻,来了些激情,动了去济南游看大明湖心思想法。

如今高铁动车真是方便,安庆到济南也就五个来小时,有直达车。心里一琢磨合计,有个两三天的空隙,可以去济南的三大名胜大明湖、趵突泉和千佛山走走看看。

客岁11月27号,乘G16210:04出发下午3点就到达了泉城。
图片
图片

图片老残是那年九月底闲游大明湖的,大抵相当于西历的11月中旬吧,残老先是梦游蓬莱“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后,再写下舟荡大明湖物景风情的,而我是7月下旬再登蓬莱仙阁后,于初冬季节来到澄澈碧水、云树绕堤纱的大明湖旁的,仅仅是暗合碰巧,这有点“拉着皇帝做大母舅”的意思,寡廉鲜耻。

我游走大明湖路径是参考了游侠大伽门的意见,也临时询请过109驾驶员师傅。无需问人,手机导航就可指导从济南高铁西站乘109路可直达大明湖。图片

走近南门便是那宏敞轩昂的牌楼。这南牌楼六柱五门,彩绘髹身,麻石月台,6对夹杆石、12根戗杆,五楼三层。高有8米开外,宽有近15米,确实显得宽大气昂,难怪网上游侠访客对其称道连连。

这南门牌楼有个故事:这牌楼边石碑和牌匾上“大眀湖”的“眀”应是“明”,多了一横,而相隔数里的趵突泉古石碑上的“突”字却少了一点。有人考据说:相传,吕洞宾一日酒醺,在趵突泉边修炼法术,不料,手中拂尘轻轻一抖,就将“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宝盖上那一点,拂到“大明湖”石碑上“明”字中“日”字去了!知道这是故弄玄虚,牵强附会,到也生了些趣味,其实这明字就有两种写法,宝盖上无一点有人说是汉字异写。
图片
图片

冬日天黑得早,我到达湖的东南门已近5点了,又遇上这两天雾霾布天。朔风飒飒,寒气侵体;天色见暗,能见度低。随即,迈进大明湖,绕过湖东南角,向着东北角边走边看。

图片
大明湖循湖路线纷繁错落,特别在湖东一带。湖的东南至东北角,渚滩密布,植被茂深,河汊纵横,湖岛相依,桥路交错。大明湖有“明湖十六景”,有“一阁、二园、四祠、十亭、五十四桥。”要想周游亲到,不是济南老人,没有几天半旬是难以实现的。

对于一个外来客,我信马由缰,凭感觉按着择定的方位,参考着路牌,捡那些名气响的景点走,也顺着把走过的景地将名称和简介扼要记记。

“秋柳含烟”景区位于湖南岸,与历下亭隔水相望,是个有诗意的境处,由秋柳人家、柳茗居、秋柳园(秋柳诗社、天心水面亭、谭艺轩、信古斋、镜亭、瑶榭、碑廊、廉志轩)组成。此地周匝是小桥照水,杨柳垂珠,叶黄花红,披拂水际,山石叠落,亭台点缀。行走其中,有摇落之态,会步仙之意,如烟如梦,即浪漫真惬意。“渔鸟沉浮”、“明湖书院”间杂在其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超然楼”是元代的营造,清代蒲松龄曾住此处,2008年遵旧制复修,为仿宋楼阁式建筑。七层、高51.7米,最有特色的是铜瓦、铜栏、铜门、铜柱,号称“超然铜瓦金。”可惜时辰太晚,欲入而临近下班“衙役”不让入。超然楼两侧阁楼分别取了喜庆的名称“博艺堂”和“贺胜斋”。

当下,全国城市创建,在济南寻觅一个路边馆子解决枵腹真是费了周折,经数次打听,最后才在一边拐农贸市场的中,寻到由政府集中起来的几家小饭铺。这文明建设与肚皮建设本无矛盾,只要搞好环境卫生应该是促进当地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不知是管理者那根筋出问题,都要把便民的不够大全的东西统统抹去掉,那天是否要限制长像寒碜的老弱病残者上街,以免影响市容市貌。

订好客栈,稍移几步,就进入了夜幕下的大明湖。一路安步走过七桥风月景区中“竹巷清风”、“悠然亭”、“二郎庙”、“尚泉”和几处不记其名的物景。

七桥风月景区由七座景观桥、玉斌府、二郎庙、水香亭、水街、烟雨堂构成,特有江南水乡神韵。七桥风月,以桥为胜,小桥流水,阡陌交通,一景三桥,碧波荡漾,花草掩映,灯光烘托,劵、拱、平等形质兼具,混凝土、青砖、大理石材质齐备,单洞、双孔、多门洞均现。

大明湖简直是一个拱桥博物馆。共有54座大小桥梁,杂沓分布在大明湖周岸,比“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瘦西湖多了许多。可而这些石桥多数是2007年至2009年大明湖扩建时新修,因此,欠了岁月风雨,缺了足履踏磨,短了沧桑历程,少了古韵幽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夜色繁灯下,彩光霓虹中,林木摇曳、火树银花、树影婆娑、波光粼粼,湖岸湖水流光溢彩,放眼展望满湖一片辉煌,仿若彳亍在瑶池丹丘。大妈们憨态忸怩的舞曲,也没多少纷扰了这片静谧,反显得有生活气息,美景处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这是个世俗社会。

清脆宛转,绕梁三日,三月不知肉滋味。明湖居是在湖的南面,黑妞、白妞当年唱梨花大鼓的地方。“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老残如痴如醉。惋惜得很老残书中描述的“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的那座2009年按《老残游记》记述建造的二层的演艺场所匆忙中我漏忘光临。忘忽的还有附近的老舍纪念馆。没有涉足的还有湖北岸的有些名气的南丰祠。该祠是纪念“目不识丁”拜妻为师的晚清山东巡抚张曜的张公祠,并与附近的曾巩曾公祠、晏公台合而为一。

流连徜徉其中,漫步缱绻其内,能忘忧去愁,生精长神;会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月西日复东,次日向晨,咀嚼着昨晚在那小饭铺多买了几张烤饼,从挂单的大明东南角上的鸿腾国际大酒店出门,过马路就又进入湖园之内。

按照打定的路线,沿逆时针方向,用约略一个时辰的时光,绕大明湖一周。从超然楼、经南丰桥、过曾堤萦水,曾堤北面顶头自南至北是藕神祠、汇波楼和北水门。

李清照是北宋未南宋初的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称谓,与金石学家赵明诚的情爱,有说是在这大明湖畔结缘的,可这位即好赌又好酒的女婉约,于清朝时被济南文人推戴为藕神是我今天才知道的事。这座藕神祠供奉的手执荷花、身披冰纨的绰约仙子就是易安居士。是祠1998年建成,院墙洁白,顶覆青瓦,前出厦,花槅扇,墙嵌透窗,卵石铺地,松柏蓊郁,竹摇绿影,古朴端庄,十分清雅。

1982年在元代筑建的旧楼遗址上重建汇波楼,仿照旧制,为歇山重檐七间城楼式建筑。整个建筑由88根红柱承托,飞檐斗拱,绿瓦明甍,翘角挑梁上悬挂风铃。楼南悬“汇波楼”、楼西悬“汇波晚照”匾额。

汇波门旧称北水门,汇波门之上就是汇波楼了。大明湖水为众泉汇流而成,集中于北水门泄出,所以北水门又名汇波门。北水门时任齐州知州曾巩为治水患而修筑的,它既是北城门,又是泄水口。这就是大明湖有“霪雨不涨,久旱不涸”这一特殊现象的成因。

汇波楼上,南可观群山叠翠,绵延如屏;北可凝华山染烟,鹊山含黛;环伺湖岸,楼房栉比,平畴铺绿;俯瞰楼下,则见画舫亭台楼阁,掩映于柳丝纷披之间。夕阳朝晖,撒落湖面,折射出粼粼金波,那涟漪皱褶荡漾反射到汇波楼上,于是,汇波楼五彩灿烂,一层层金黄的波浪展铺开来,如同天上宫阙一般,昔时的“汇波晚照”虽不复存在,占位的是更加壮丽辉煌的新“汇波晚照”。

钟鸣蛙静是大明湖另一个奇特的现象。《齐音·大明湖》:“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科学家认为,大明湖的水由较凉的泉水汇聚而成,水温低导致青蛙无法发情,因而也就“不鸣”了。

有杜撰,某年夏,乾隆来游大明湖,想在历下亭小憩一会儿,不料百蛙也来献媚,群蛙齐鸣,使他难以入睡,敕令:青蛙不准鸣叫。跟班宣读圣旨,从此,大明湖的青蛙便“奉旨”再也不敢鸣叫了。

这定是扒屁眼拍马屁的文人造说的,你想清时乾隆时文字狱最焦炙,因而肉麻吹捧言词也最鼎力,现今天朝各类名胜建筑就数其题款留言最多,文人也要吃喝,也要顾及项上之物,吹说几句,平添莞尔。

旁通于杭州的苏堤和白堤,这北门水关前有一段曾堤。曾巩因治水留芳百世,英名存于济南人们心中。

雨荷厅、南丰祠、感应井、北极阁、月下亭、明湖楼、得月亭、铁公祠、沧浪荷韵、雅吟居位在大明湖北边从东朝西分布坐落。

步下汇波楼我踅转了一直角,沿湖的北岸向西而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感应泉是在紧靠北极阁东,于明正德九年由德王府白某梦寐中受天人指点感应而掘。现今的感应井是上世纪99年,济南府经多方查证访问在现址上刨土掘地所得,井水如蚌含珠,清澈甘冽。游客看到的井眼由四方石质栏杆相围,围栏中井前有二个仙子骑坐于鲤鱼脊背之上,北面建有一面凸字形照壁。

北极阁紧邻月下亭,始建于元初,是一个古久有掌故的道观,敬奉的是北方之神真武大帝。我临门时是早上8点多点,山门紧闭。想必道长晚上功课辛苦,睡个懒觉,方内之人当应理解。虽不得入内,门槛下的踏跺引起了我的好奇之心。北极阁台基高竦,门阶轩敞,厚重的青砖护栏上首尾柱头上蹲伏四尊瑞兽,台级为青石叠砌,中间有两组斜墁的条石隔为三个部分,形同垂带这两段数块石条,每条内都有两道平行深深而溜光圆润的凹槽,如故宫三大殿前的白色大理石盘龙丹墀一样,用钢管做了保护,当是尊贵的历史遗迹,应有纪念意义。这种石头面样不像是人履车马践踏、风霜雨雪侵蚀的结果,依稀有文章说是香客信众用膝盖匍匐经年累月打磨而成,诚然如此,慈笃虔诚,岂可坚意图报;精诚所致,不知金石可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封建社会的文人仕大丈夫,读的是四书五经,护卫的是礼仪道统,实质是沽名买直,图的是流芳百世,青史有名。铁铉先生应该是其中愚忠佼佼者,堪与“诛十族”的方孝儒比肩。燕王“清君侧”打济南,你不开门也就罢了,还将老爹朱重八牌位竖在城门上,叫燕军不敢开炮,居然你老兄还诈降,差点将朱棣脑袋开瓢。你说,老朱家叔侄宫闱之争,关你屁事,你还拉偏架。铁铉愚忠如此,令人扼腕。你想,永乐皇帝登上大宝能有好果子给你丫吃。先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锅,父母儿子全部被杀,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发配教坊司,老铁死时年仅37岁。图片

对于这种愚忠倔强的人,历史过往中不乏其人,屈突通、尧群素、谢枋得、吴可读、徐桐等等等等,他们的弃世赴死,既不为苍生、更不为社稷,甚至对于其所尽节的曲护的王朝也无丝毫裨益。对这类倔强心态和偏执的思维模式,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中对此种人类有一诠释:我们尊敬他,是因他为信仰殉道,而不是信仰的内容。我说:恐怕还有青史留名的“小”来吧。意义在为信仰殉道。图片

图片

封建王朝需要、宣扬的就是此类为其江山龙椅卖命的奴才犬马。可你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妻儿老小。为颂扬铁铉守土一方竭尽职守,有人立祠,表示敬佩。

祠院现名叫明湖斋,为长方形民族形式的庭院,北面是一排小砖花隔窗铺脸的平房,南临湖岸。祠院的景致确很丰富,穿过墙垣月形门,就能见一座亭,一爿荷花湖,院南湖北岸是一段超手游廊。铁公祠是一间面积也就在20平左右的厢房,其中的铁铸像是其后人出资铸造的,连排的还有一佛公祠。在祠院西南角有块碑,正方说的是蒲松林那年的事。院内有铁公祠、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之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沧浪亭位于铁公祠院内,参照苏州沧浪亭的风格,是人们纳凉赏荷好位置,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镶嵌在西廊壁圆形洞门两侧的石刻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迄今为止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最佳名联。今日湖面如镜,水中的倒影比那真实的物体还要清晰好看。

当年老残从历下亭泊船北来,就是从铁公祠院西南角小沧浪旁上岸的。现今有块石碑就立于此地,碑正面镌“佛山倒影”,背面是刻了《老残游记》第二回中的一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迈过雅呤居,逾海底世界水榭,行走经北朝南,就是大明湖西岸了。西岸景点主要是鸳鸯亭、黄金树、龙泉池、毛泽东诗词影壁。再向前走几步就是湖西南角边的南门了。

紧走几步,我便捩向湖的南岸,重点选择去看看辛稼轩纪念祠、晏公庙、九曲亭、扇面亭和遐园。

晏婴是春秋时齐国大夫,“二桃杀三士”就是他炮制的用计杀人的历史掌故。九曲桥向南有小院落,这是晏安庙。“先贤开霸业,后学继遗风”步进面西的院门,绕过一方刻石凤凰照壁,院内靠东是两座仿砖汉阙,“行补三君”门匾,单檐歇山,居中幔帐内便是这位贤相泥塑。

辛弃疾为将剽悍词写得动情豪迈,世人称其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有点高捧辛弃疾。殊不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先生也是个好色贪财嗜杀“全面”发展的横槊赋诗之士。1207年他老告别这世界时,连着叫了三声“杀贼”才心不甘意不愿地伸直了双腿,至今仍旧激起愤青和愣头青们不时喊打喊杀,万丈豪情。

辛弃疾纪念祠于1961年由李鸿章祠改建而成,许多人现在斥问为何?岂知,那时,李鸿章在合肥墓冢内的骨殖都被拖拉机拖着游街,老辛“爱国”少荃“卖国”,想想就不难知道原因。祠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门两侧雌雄石狮一对。门南为照壁,门内太湖石矗立作障景。左右厢房各三间,北侧为过厅,面阔三间,院内国槐垂荫,回廊四顾。

没现金不能购票,只好悻悻离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翠柳屏岛,稼轩码头右,有一石桥曰“玉带桥”,桥面按正弦曲线上下起伏往湖内东北向岛中延伸。小岛垂柳绕岸,柳丝如屏,有名曰“翠柳屏岛”。桥堍尽处有一精致小亭,典雅秀丽,呈蜗牛蜷缩状展布,名叫扇面亭,别有生趣。岛的正西几步,便是“九曲亭”。此亭又名“藕亭”,与历下亭、铁公祠亭并称为“明湖三亭。”眼下是隆冬,满眼皆是残荷枯叶,水波不兴,昏暗的日光下一片灰蒙。

再返玉带桥,转了个小弯,从一北面小门钻进了“遐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说遐园布局设计仿照浙江宁波天一阁的格式,那阁我上年去过,可眼拙却不能视其相似,或许观看的仅是园中一隅抑或走马观花,粗略不可识得个中趣吧。入园西面有一门楼,六角门上端有“山东图书馆”横匾,进门就临红砖二层的原省图书馆---“奎虚书藏”楼,向南走几脚是奎虎射圃---射箭训练场。起先真不知此地为何有此设施,问度娘幡然,原来古时读书皆学六艺,射是六艺之一,《礼记·射义》上就有“射以观德”之语。晃过尼山书院,向东来到一处大的院落,院西的一排平房抱厅门匾“国学讲坛。”此处,假山突兀,山石嶙峋,游廊迂回,均造型巧妙,古朴典雅;这地,花木扶疏,翠竹青林,溪水清泚,景致清雅,静谧温馨,林间不时传过百鸟啁啾,和着一群翁媪美声为这方幽处逸境,平添了灵动鲜活的气息,让人乐不思蜀、留连忘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四面临水,绿柳环合,亭阁掩映,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古朴典雅,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建造年代久远,位置也几经变迁,当下人们也就习惯将整个小岛及岛上建筑统称为历下亭。

花上10元程仪,5分钟,游船就靠上小岛。

小岛面积约4160平方米,规则平整,高于水面也在1米上下。745年李杜宴饮赋诗历下亭,内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成了济南的骄傲。

亭在岛中央,八柱矗立,斗拱承托,八角重檐,檐角飞翘,攒尖宝顶,亭脊饰有吻兽。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栏。二层檐下,悬挂清乾隆皇帝所书匾额“历下亭”红底金字。亭之西侧,有厅堂三间,红柱青瓦,四面出厦,名“蔚蓝轩”。轩西为宽阔的湖面,若值晴空万里,则天蓝蓝,水蓝蓝,湖天一色,莹如碧玉,故名蔚蓝轩,亭之北有大厅五间,硬山出厦,花雕扇扉,曰“名士轩”。

图片
历下亭之南大门两侧是东西长廊。长廊东端是“临湖阁”,北墙嵌有《重修历下亭记》石碣,长廊西端是“藕香品茗厅”。大门楹联集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门上悬红底金字“海右古亭”匾一方。大门东侧有石碑横卧,上刻“历下亭”三字,乃清乾隆皇帝手书。大门西侧有御碑亭,红柱青瓦,四方尖顶,与西游廊相连,亭内立有乾隆皇帝撰书的大明湖诗碑。

历下亭东南侧,有古柳一株,巍立湖岸,枝干均已枯朽,却又枯木重生,于枝干外皮处萌生嫩枝,鹅黄柔绿,令人怜惜。据考,古柳已逾160岁高龄,柳能长寿如此,实属罕见。

整个历下亭岛,亭台轩廊,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夏日翠柳笼烟,碧波轻舟;秋日金风送爽,荷花飘香,秀丽得让人心醉,典雅得令人肃然。

转看过历下亭,就检择了老残那年的路线,他乘木舟我坐游艇斜刺着向西北方向经湖心小沧浪而去。

上岸再过湖西岸奔西南门而出。图片图片

大明湖“明湖十景”,即汇波晚照、明湖秋月、佛山倒影、沧浪荷韵、画船烟波、丹坊耀日、历下秋风、鹊华烟雨,扩建后的大明湖又增添了“新八景”,即七桥风月、秋柳含烟、明昌晨钟、竹港清风、稼轩悠韵、超然致远、曾堤萦水、鸟啼绿荫,加在一起就是“明湖十六景”。另外还有一阁(北极阁)、二园(遐园、秋柳园)、四祠(稼轩祠、铁公祠、南丰祠、汇泉祠)、十亭(玉涵亭、鸳鸯亭、小沧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历下亭和月下亭)、五十四桥(1.廊榭曲桥,2.柳岸桥,3.烟波桥,4.湖西桥,5.小沧浪桥,6.铁公祠双桥,7.铁公祠石洞桥,8.北门桥,9.月下桥,10.汇波桥,11.汇波东桥,12.北渚桥,13.闻韶桥,14.竹港桥,15.鹊华桥,16.濯锦桥,17.南丰桥,18.竹韵桥,19.兰青桥,20.梅溪桥,21.芙蓉桥,22.藕香桥,23.芦花桥,24.凝雪桥,25.百花桥,26.北石板桥,27.北池桥,28.秋柳桥,29.渔洋桥,30.天心水面桥,31.清远桥,32.柳烟桥,33.齐音桥,34.正谊桥,35.水西桥,36.曾家桥,37.精细桥,38.水居桥,39.湖居桥,40.南门双桥,41.玉带桥,42.九曲桥,43.遐东廊桥,44.遐东桥45、山池东桥,46、山池西桥,47.玉佩桥,48.书院桥,49.武林桥,50.明漪桥,51.遐南桥,52.遐西桥,53.幼安桥,54玉涵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