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湖上有泉么?

 龙泉清溪 2021-11-16

大明湖上有泉么?

  □侯琪 侯林

  大明湖上缺少泉水甚至无泉?

  大明湖上有泉么?

  揆诸当下,人们除了知道北极阁东有一处感应井泉外,其他就茫无所知了。

  而关于这个泉的一则故事,更是证明了大明湖上无泉的事实。

  据竖立在感应井泉西侧的《感应井泉记》石碑记载,明代正德九年(1514),因北极庙日久倾圮,德王府派白闻宇率领工匠们予以修缮,施工之中,因湖畔众水井的水苦涩难饮,百余名工匠所饮用的水,需要到数里之远的罗姑、玉环二泉处汲取。天热路远,费时费力,苦不堪言。一天夜里,白闻宇焚香祈祷,拜求神灵,以解饮水困难。梦寐之间,得“神灵”明示:泉在北。次日一早,按所示之处凿挖,果有清泉涌出,色清味甘。于是,遂命名为“感应井泉”。(参见任宝祯《北极庙下觅甘泉》,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济南名泉》)

  这段石碑上的故事,也使济南人认为:大明湖是缺少泉水乃至无泉的。

  果如是哉?非也!

  《感应井泉记》为邹袭所作,明代著名诗人、济南先贤边贡为石碑篆额,故在济南影响甚大。邹袭,正德进士,官兵部武选司郎中。邹袭对于大明湖畔众水井苦涩难饮的论述,其实是不正确的。济南发地皆泉,大明湖也不例外,清澈甘甜的感应井泉的出露即其一例。以下,笔者将用更多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大明湖上名泉的真实情况。

  大明湖上名泉多多

  想当然不能代替现实,大明湖上,名泉真是不少。

  今据清代济南名士王钟霖《七十二泉考》,晚清以至民国,大明湖沿岸至少有五处泉池,分别是:铁公祠之沧浪泉、曲水亭之曲水泉、秋柳园之秋柳泉,还有众所周知的汇泉寺之汇泉,当然,最为人们想不到的,是历下亭上也有泉,名曰:大方泉。

  王钟霖(生卒年不详),字雨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仕至长芦盐运司运判。他不仅本人著有《黄雪香斋古文诗抄》,而且热心家乡文化事业,还辑有《国朝历下诗抄》四卷,此集选历下人诗,共得180余人的诗作1100首。如今,该书已成为研究济南作家作品的第一手资料。王钟霖还写有《趵突泉望鹤亭》《第一泉记》等关于趵突泉的诗文作品。其《第一泉记》拿趵突泉与天下名泉如“扬子”(即中泠泉)“惠山”等相比,他以名士们的客观评价作为依据,指出它们“可堪伯仲”,甚至“皆不及吾济诸泉”,这是一篇为趵突泉正名的名篇佳作。

  对于《七十二泉考》(以下简称《考》)所描述之明湖诸泉,以下据《考》分述之。

  其一:铁公祠之沧浪泉:

  在大明湖铁公祠附近,据《考》:“在西门内迤北,一名小沧浪,近铁公祠。刘文佑文学有诗。傍泉多养金银五色鱼为业,鱼种颇多,以龙眼、凤尾、虎头、狮子、鸭蛋为上,有蓝色、玳瑁色者,购自莱阳,有银晶者,其体透明。《志》未载。”

  不惟写到铁公祠的泉,连诗人写泉的诗,以及泉上的养鱼,卖鱼人的生计,特别是鱼的品种也纤悉毕现地描绘出来。

  其二:大明湖南岸之曲水泉:

  据《考》:“即回龙湾。在抚院署后,脉连珍珠、濯缨诸水,澄清喷珠。居民为塘,养金赤鲤,长三四尺者多尾。婚娶家祖其双尾,笸箩采饰,水藻盛之,配笼鹅、鸡凫、羊酒多品为礼,旋还鱼于塘,虑或伤也。泉旁茶肆曰:曲水亭。对百花洲,垂柳小桥,浣衣垂钓,颇娱茗谈。《志》载:回龙湾,昔年院署行舟所经。未详此泉,特为补出。”

  泉的水况、用途、位置等等,一目了然,独不知今尚在否?又为何泉也?

  其三:湖岸之秋柳泉:

  据《考》:“在学使署东北。《志》言:'北齐博陵君房家园池’。王阮亭先生顺治丁酉于此间咏秋柳,起诗社,名秋柳园。秋柳四首为明吴邸老宫人作,和满大江南北。今园池犹在。拟名秋柳泉。以补《志》所未及而志景行。”

  其四:汇泉寺之汇泉:

  大明湖上有此泉,虽则众所周知,然而还有今人不知的众多奥秘在。据《考》汇泉:“在北极台南,汇泉寺间,当杨柳落叶、芦荻初芽,南山远印水中,历下八景所谓'佛山倒影’也。”

  今人绝对不会知道,原来大明湖上的汇泉,也是一处魅力无穷的“佛山倒影”泉。

  其五:历下亭上的大方泉:

  据《考》:“一曰大方池,在明湖历下亭间,湖纳众水,夏霖弗溢。相传此水深漏,又名漏泉,一名海藏。”

  真的令人吃惊且激动不已!笔者所以不惜笔墨一一记下这些泉池,乃在于其历史认识价值之高。这些,都是今人所不掌握的珍贵泉水资料,谁能想到:就在大明湖沿岸,这些一直被认为无泉的地域,其实竟有沧浪泉、曲水泉、秋柳泉等多处泉池呢!

  令人吃惊的还有,历下亭上也是有泉的。这更是无人知晓的“猛料”。

  王钟霖对于弘扬济南历史文化,造福乡梓,堪称功勋累累。济南人,千万要铭记这位先贤的恩德。

  明湖诸泉有旁证

  就笔者多年对于济南泉水诗的研究,大明湖之泉是有旁证的。

  其一:俞樾咏唱沧浪泉。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晚清大名鼎鼎的学者、诗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曾官河南学政。著有《春在堂诗稿》《曲园诗翰》《诂经精舍自课文》《游艺录》等。

  光绪末年,俞樾曾为好友、山东道员、李鸿章之甥张士珩《济上鸿泥图》作题咏十二首,其五为《铁祠赏荷》,诗云:

  铁祠多荷花,红衣拥翠盖。

  请濯花下泉,敬为七忠酹。

  (转引自张士珩辑《济上鸿泥图题册》,宣统二年淞云精舍铅印本)

  短短四句,却见出俞樾对于济南历史与现实的谙熟。“七忠”,正是明建文年间靖难死节的铁铉等七名英烈,济南旧有七忠祠,与大明湖上铁公祠相互映照。因此,诗人称铁公祠之泉为“花下泉”,应该也是有依据的吧。然而,俞樾未提“沧浪泉”,因为沧浪泉只是王钟霖因此泉在小沧浪、铁公祠而为该泉起的名字,并未流行。

  其二:曲水泉:泉细如珠总到池。

  作为曲水泉存在的证明还有晚清宦居济南的诗人邵承照的诗作。邵承照(1832—?)字伯廌,号香听,浙江籍(直隶)大兴人,同治五年官肥城知县,光绪二十二年官曹州知府。著有《云卧堂诗集》。

  邵氏的诗作为《移居曲水亭西》

  郭外风光已出奇,城中景物更相宜。

  桥平似砥才通屐,泉细如珠总到池。

  春半籐花堪入饌,秋来桐叶好题诗。

  莫嫌近市人声杂,闭户摊书可自怡。

  光绪七年刻本《云卧堂诗集》卷六

  一个“泉细如珠总到池”,说明他写的不是曲水河,而是一处“泉池”,其位置在曲水亭西,正与王钟霖所示位置、样貌相符(“泉旁茶肆曰:曲水亭。对百花洲,垂柳小桥,浣衣垂钓,颇娱茗谈”,“居民为塘”),甚至,连“垂柳小桥”都纹丝不差(“桥平似砥才通屐”),此池即曲水泉,盖无疑矣。

  其三:“鹊华桥听泉”的二位诗人。

  一百年前,鹊华桥上,可以倾听美丽的泉声,这该是何等醉人的风雅之事,今人有谁能想得到呢?

  然而,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有文献有诗歌可以为证。

  还是那位光绪间任曹州知府、居家济南的邵承照,光绪间写有《月夜同赵菁衫鹊华桥听泉遂泛舟历下亭》一诗:

  洗尽筝琵耳,来听石上泉。

  荷香清暑夜,月色静遥天。

  歌咏容吾辈,风光感昔贤。

  良宵放船好,亭下几流连。

  (光绪七年刻本《云卧堂诗集》卷三)

  两位诗人,相约在鹊华桥上听泉,由此足见此处泉声之清越、响亮、悦耳、动听,那赵菁衫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即是与郝植恭、蒋庆第“同以能文名山东”的著名文士赵国华。赵国华(1838——1894),字菁衫,直隶丰润(今属河北唐山)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历署任山东莘县、乐安知县,德州、沂州知府,山东按察使、盐运使,治事缜密有循声。生而孤,幼聪颖,从母奋读。通经史,善诗古文辞,为官著述不辍。著有《青草堂集》《青草堂二集》《青草堂三集》《青草堂补集》等。

  两位名士、诗人,那是有着相当出色的审美能力的。他们能在月色里来鹊华桥听泉,足见那时“鹊华桥听泉”是济南人众所周知的一种享受。“洗尽筝琵耳,来听石上泉”,便是对于这种享受的绝妙描绘。古人认为:最动听的音乐不是筝琵,而是“山水之清音”。由此诗我们可以断定,一是鹊华桥附近即有名声不小的清泠泠之“音乐泉”在焉,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已经无从知道此泉的名字,是北芙蓉泉,还是别的什么泉,怕是难以考订了。二是,这泉早已超出我们所要“旁证”的那几处泉池的范围,是在我们丝毫不了解的范围内,重新出现的新泉。以此,我们不禁为此感叹:济南,不知有多少名泉散落民间,湮灭无闻了。

原标题:大明湖上有泉么?

值班主任:高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