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为周朝做了什么?

 金色年华554 2019-03-27

历史上的周公原本是姓姬名旦,也叫叔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因为他的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部),所以也称他为周公旦或者周公。他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后世的人尊他为儒学的奠基人,是我国古代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为周朝做了什么?

周公在小的时候就尽心尽力的孝敬父母,而且还多才多艺。周文王在世的时候,周公就以仁厚、孝顺和其他的子弟不一样。周武王当了皇帝之后,周公就在武王身边辅佐。有一次,武王生病了,群臣都很担心害怕,于是就想要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寻求祖先的保佑。周公于是就自以为质,设立了三个祭坛,向北站立,戴璧持圭,向太王、王季、文王祈祷道:“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代替武王的身体。”还说:“叔旦是一个能人巧匠,多才多艺,能侍奉鬼神。”

后来武王死去,而成王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周公毫不犹豫的担起了治理周朝的重任,而且一边处理国家政事,一边教育开导成王。

周公就是以终生辅国安定天下为己任。而孔子的一生所追求的也是和周公一样的事业。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为周朝做了什么?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也源于周公。周公和孔子的思想一直流传在后世,到了东汉时期,人们就将“周、孔”二人并称。到了唐代的时候,韩愈将周公列为儒家学派的关键人物之一。

周公在武王在世的时候,辅佐武王推翻商朝的统治。他在攻打商朝的战争中,在武王的身边辅佐,处理政事居多。后来在周武王死了之后,辅佐周成王,因当时的周成王年幼,不能担起治国大任,于是周公摄政。这就导致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就散布谣言,说周公有野心,想要废掉成王,自己当皇帝。周公听见这样的谣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奭说:“我之所以不顾个人的得失而承担起治国的重任,是怕天下动乱,人们生灵涂炭,我如果真的有篡位的想法,怎么能对的起周氏的列祖列宗呢?对的起武王对我的重托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为周朝做了什么?

周公的儿子伯禽将要继承自己爵位而去鲁国居住,在临走之前,他对自己的儿子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无论身份和地位,在国家里都算是很高了。但是我还时刻注意勤奋简朴,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贤人,唯恐将天底下的贤人错过。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张狂的无所畏惧,要注意礼贤下士。

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的夷族叛乱。周公奉命出师,三年之后,叛军被打败,并且还将势力扩大至东海。后来还建成周洛邑,作为周朝的东都。

相传周公制作了礼乐,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他的言论在《尚书》中的很多篇都有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