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中安眠药使用五大须知!

 東泰山人 2019-03-27

凤凰名医课

《凤凰大健康》主持人

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王成钢

给大家讲述

只有医生才知道的秘密

失眠必备!安眠药用药指南! 来自凤凰大健康 00:00 06:44

我是急诊科医生王成钢,今天我们谈的是失眠

相信大家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画面:某个失魂落魄的英雄,半夜里孤独的躺在小公寓的沙发上,用大瓶的烈酒送一把安眠药吞下去,看起来很酷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吃药的话会导致药物依赖、药物中毒或者药物死亡

其实睡眠问题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且理论上来讲,90%的人都经历过失眠,大部分的失眠都是因为焦虑、抑郁等问题。

身体健康的人,也都经历过失眠。一般短暂性或临时性失眠是不需要看医生的,长达两到三周以上的持续失眠才需要就医、服药

长期失眠怎么办?

持续两周以上的失眠

需引起高度重视


据统计,长期失眠大多数伴有神经精神科疾患,最常见的就是焦虑症抑郁症,因此吃安眠药的时候,往往要和抗焦虑、抗抑郁的药一起吃,不要觉得自己就是个失眠,然后耽误了其它精神疾病的诊断。

中国人里,大概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或大或小的精神类问题!但是只是很多人羞于看医生,或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最终都导致了耽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事情发生,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长期的失眠或者是焦虑这种问题,首先应该想到是去看心理科,然后才能够自己去吃安眠药

短暂性失眠怎么安全服药?

短暂性失眠,其实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失眠情况,药物调整一下的。对入睡困难的失眠病人,应该服用超短效的药物

入睡困难的失眠

服用司可巴比妥、氯硝安定、三唑仑

唑吡坦片、思诺思、乐坦、咪唑安定

思诺思是很流行的抗失眠的药物,对于一些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吃点思诺思这类短效的药物就可以了,它不会引起太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的半衰期短,只有0.5到3个小时,服用之后,就可使病人快速的入睡,而且第二天起床没有酒醉感

吃过安眠药的人都知道,有的安眠药服用后,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就是头昏昏沉沉,就像宿醉的感觉,其实这个感觉非常不舒服的。

如果你很讨厌这种感觉的话,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上面推荐给大家那些短效的安眠药,如果你不是特殊体质的人,这些药物一般第二天是不会有特别难受感觉的。

对于维持睡眠困难恶梦频频的失眠病人,应该选用中效类安眠药物

维持睡眠困难、多噩梦

服用舒乐安定、劳拉西泮片

这类药物的半衰期稍长,为6到8个小时,可以加深睡眠,它的半衰期因为时间比较长,所以对治疗噩梦会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凌晨早醒的失眠病人,应该采用中效或长效类的药物。

凌晨早醒的失眠

服用硝基安定

这类药物的半衰期可以达到12到15个小时,可以非常非常长的延长睡眠时间。比如晚上九点钟上床,或者十点钟上床,吃了安眠药,就会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八九点钟的样子。

 服用安眠药的五大要点 

1 连续服用的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两周,长期服用产生耐受或依赖,无论是哪种都不好,停药后失眠反而加重

遇到失眠情况,尽量用短效类安眠药调解,不要长期依赖服用。如果产生了药物依赖,形成习惯之后,想去戒它是很困难的!

2 采取间歇性服药方法

我们可以每周服药一晚到两晚,并且选择在周五周六服药。

这样每周即可以获得一到两晚的充足睡眠,又可以避免药物耐受的产生。

我强烈推荐这个方法,一天到两天晚上,间隔着吃,比如:周五吃一次,中间周二吃一次,这样的话,岔开时间吃,不容易产生耐药,而且可以让你获得充足的睡眠。

其实只要一周睡到两三个晚上的好觉,实际上你的身体就会和你一周失眠是大不相同的,会得到有效的恢复。

3 服用时间要恰当

安眠药一般是在睡前半小时服,然后药物起效的时候就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当然了其实它如果和焦虑、抑郁并行的时候,你可能很难说是放空你的大脑,有的失眠者在床上躺了很久还拿不定主意吃还是不吃,就一直在想“我今天到底吃还是不吃”,结果到深夜的时候,实在睡不着了,又开始吃,第二天早晨起来药效还没过耽误了上班。

所以服药的时间还是要在睡觉前半小时服,服完药之后一定要放空你的大脑,不要想那么多事情。

4 用药的剂量要足够

不要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减量服用,用药除了医嘱以外也可以自测,比如说思诺思正常是吃一片,如果吃半片就是很快就寝了,很快就有睡意了,那也可以。

这说明半片就对你是足够了,但是如果吃半片根本不行,我建议你还是剂量要足够,不然的话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是增加了你一些心理负担。

5 用药的减量要逐步进行

很多失眠的病情反复是由于减药不当引起的,如果失眠的情况好转,一下就停药了,然后可能会出现一个阶段的综合征,甚至是出现一些反复的现象。

因此,建议减量可以先减一半,而且要巩固一段时间再减量

其实不单是失眠,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过度疲劳,都是困扰当代中青年人,对健康非常不利的因素。

从下期开始,我告诉大家,怎么样去防止自己因为过度的疲劳、过度的紧张出现这种健康上的损害,甚至是猝死、过劳死

请持续关注我们的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