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太平南路,解锁一段老味道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3-27

朱自清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痕迹。

城市如同手掌,大街小巷就是它的掌纹。当你摊开手心,细细寻找每一条掌纹的走向时,你会发现每一条纹路都带着多多少少记忆的烙印。

这些或清晰或模糊的褶皱里,藏着旧日的峥嵘岁月以及无法忘却的人间烟火。

三月的尾声,南京城里的梧桐抽枝发芽,又是一年飞絮时。植物的枯荣往往也能映射出一座城市、一条街巷、一栋建筑的兴衰。所以南京是一座很适合散步的城市,用脚丈量,用心感受。

前两年重新被规划被修缮的太平南路,重新回到了南京人的视野。

在这里生活久了,只要一踏入这里,回忆就纷沓至来。

北接总统府,南抵秦淮河,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民国时的太平南路成了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楼房林立、商贾云集,吃穿行用比比皆是,一句“北有热河路,南有太平路”,就可以一窥当年的风貌。

而太平南路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在1969年开辟了太平北路后,就把太平路和朱雀路两段合并称之为太平南路。

△上个世纪的太平路

将时间倒推,太平南路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字。宋朝时的存义街,到后来的义祥街。乾隆年间,又改名成了吉祥街。

但当时的吉祥街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太平南路,整个太平南路是由很多段地名组成的,诸如花牌楼、门帘桥、太平街等。

1931年,民国政府将白下路到如今的建康路的这一段路拓宽,改名为朱雀路,这时的太平南路依然是由两段组成,北边叫太平路,南边叫朱雀路。

如今这些地名一一消失在南京的地理版图中,只有那史料中的只言片语记录着当年万民同欢的盛况。

可太平南路也逃不过盛极必衰的命运,它的落寞早就初现端倪。

上个世纪90年代,新街口开始崛起。没有了昔日的光环,太平南路“商业一条街”的名号从此拱手让人。

从民国的风雨尘埃走来的太平南路,繁华过,落寞过,也见证了金陵城的荣辱兴衰,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刻有名叫沧桑的故事。

这些建筑被重新修葺,被重新唤醒。从口中吐出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仿佛灯红酒绿、往来名公巨卿的日子重新在眼前徐徐展开。

都说太平南路是“珠宝一条街”,其实最初应该叫它“书店一条街”。

太平南路从花牌楼往南那一段,鼎盛时期有四五十家书店驻扎在这里。庆福书局、文库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一时间人来人往的都是淘书客。

如今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这样的风景难以复现。唯一保存留下的古籍书店,前身是中华书局南京分局。

重新装修后的古籍书店仍然保留着红旗斑驳的木地板木楼梯,走在上面还能听见“咯吱咯吱”的声音。一排排朱红色的书柜,摆满了旧书古籍,一股岁月的味道扑面而来。

在太平南路上,还有一座南京基督教现存最早的民国建筑,它就是圣保罗教堂。1923年落成的圣保罗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金陵十三钗》的教堂原型就是在这里。

还有交通银行、慧园里、西白菜园......这些仅存的民国建筑,无一不透显着昔日的荣光,走在太平南路上仿佛一下就回到了那个绮梦幽幽的跌宕岁月。

而更多的故事则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老建筑的搬迁拆除,渐渐湮没在南京人的记忆里。

曾经红极一时的江苏饭店,原名安乐酒店,它曾经是三四十年代南京最豪华的酒店之一,也曾是民国时期金融机构之一。

领略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见证了那段花样年华的老建筑也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2007年江苏饭店被彻底拆除。

但幸运的是,太平南路并没有被遗忘,年久失修的建筑被翻新、被重置,民国风的小楼配上高耸入云的大厦,矛盾又和谐。

2016年,太平南路开始了将近一年的改造。重新归来的太平南路,灰白的墙面、黑色复古的灯具、整齐划一的民国风小楼,不变的是那依旧郁郁葱葱的梧桐树。

太平南路变了,变得更新更民国风;太平南路也没有变,因为它依旧维系着最初的记忆。

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宝庆银楼,曾经是南京人购买珠宝的不二之选。

孩子出生时打得金锁、求婚时的戒指、结婚时送媳妇的“三金”,几乎每个南京人的家里,都能翻到一两件来自宝庆的金银器。

曾经风光一时的太平商场和太平南路一样,承载了无数老南京人的回忆。

鼎盛时期的太平商场就是南京城里最火爆的商场,没有之一。挑一件打折的羽绒服,再排队买一斤散装万年青,闲来无事就去逛一圈太平商场,是许多老南京人共同的童年印象。

去了太平商场,又怎么会错过九龙大厦呢?九龙大厦沿用了当年声名显赫的九龙绸布庄的“九龙”二字,名字虽然霸气,但实际上走的是接地气路线。

店内铺天盖地的外贸大甩卖,虽然良莠不齐,会过日子的老南京人,能花上半天时间在这里挑选几件衣服。

老旧的店内设施,一度让人忘记了全南京第一部观光电梯就在这座大厦里。

逛得累了,就去绿柳居买两个素菜包,皮薄馅大,切得细细的青菜搭配上恰到好处的植物油,轻轻咬上一口,熟悉的味道在唇齿间开始萦绕。

这个时节,绿柳居的青团正值时令,豆沙微甜不腻,软而黏,黑芝麻则香味浓郁。对老南京来说,绿柳居是过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

还有那建于1959年的四川酒家,绝对是南京人眼中最有名的川菜店。老一辈的南京人中,有将近一半都在这里办的婚宴。

即使是川菜馆,但那一笼汤包吃着吃着就成了老南京的味道。

都道物是人非事事休,下班后必点的小上海小笼包、周末去红星电影院看的第一场电影、在杨公井车辆商场买的第一辆自行车、还有和小伙伴们在郑和公园的郊游......

这些前尘往事就散落在太平南路的角角落落里,又被那密密的梧桐枝叶仔细收藏,不曾被遗忘。

那个曾经辉煌且传奇的太平南路,只能从老照片中瞻仰一二。未来的太平南路会变成怎样,我们也无法预知。

可有关这里的记忆,却从未终止。


你和太平南路有过怎样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