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几时起,茶圈突然兴起了一股“鄙视”风。 比如喝六大茶类瞧不起喝茉莉花茶,觉得不属“正规茶”。 喝普洱瞧不起喝绿茶的,觉其年份不太够,过于嫩。 连只喝单一品种茶的内部也有鄙视链,正山瞧不上外山,明前看不顺雨前。 某次去朋友的茶室,恰逢他在接待一位客人,大约是各有所好,客人拿出自己的茶说道:“我喝茶,一定得喝这种,别的不稀罕。” 谈话间,又与我们讲了讲此茶的好处,顺带将茶室的其他茶贬低了一下。 在一旁做陪衬的我,突然想起一句话: “我吃过的XX就是最好,我用过的XX就是最妙。” 这句话不仅在茶圈里常见,似乎任一个圈子都有其身影。 茶桌上总有一些人,会瞧着别人喝的是什么品种茶叶,再以对比自己喝的,若是认为不如自己,便优越感顿生。 这种“优越感”产生的鄙视链,在茶叙时,除了影响现场的气氛,有时也会一叶障目。 比如有人非某种茶不喝,又将“牛肉”“头采绿茶”“老班章”奉为圭臬,于是不免对非此茶类产生一种轻视之意,言谈之中有些高高在上。 如此初入门的茶小白: 刚刚弄清楚安吉白茶是绿茶,大红袍是乌龙茶,还在品尝绿茶的鲜,红茶的醇时,就遇到这样的“鄙视”,难免产生一些怯意,觉得“贵圈真乱”。 而对于茶圈老熟人来说: “茶为适口者珍”,即使同处一个圈子,获得信息渠道也有所不同,若喝茶时遇到一开口,便秉着将谁比下去的茶友,也会觉得以己好度他人所好,难为君子。 其实众茶平等,喝茶之人总该抱有平常心,毕竟十几年前只作为“边销茶”的黑茶当年因其“重口味”被江南文士认为喝起来不雅,不够衬身份,而今早已登上大雅之堂。 茶的身份地位本就由人来定,若一味以“地位”来喝茶,随着茶圈喜好风气改变,和茶叶工艺品种的改善,也说不准他人今日杯中下等茶明日变成上等茶呢。 更何况一些顶尖的茶类固然是好,但能够日常随时随地的饮用到,估计也没有几位茶客可以做到。 故以,喝茶时,不如抱着一颗平常心,遇到好喝难得的茶,就多喝两口。若是遇到不喜欢的茶,也不用直说,少喝一点便是。 毕竟喝茶这种事,有时候还真就是图个轻松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