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挺好》就是影视版的咪蒙:智媒体是如何讨好消费者的?

 简心渡惑 2019-03-28
文/李光斗
《都挺好》为什么这么火?
其实这部“家庭戏”和咪蒙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在撩动情绪、放大焦虑;就像苦情戏一样,负面情绪也需要宣泄口,宜疏不宜堵。

01
“都挺好”是“都不好”
咪蒙撩动的是年轻人的情绪,讲的是金钱、男女、职场……,比如“前男友的100种死法”“那个旷课的学渣同桌,去年赚了1000万”“职场性骚扰:你真的敢报警吗?”等等;而《都挺好》则撩动的是所有家庭成员的情绪,讲的是社会心理的痼疾:为老不尊、重男轻女、代际冲突、亲情绑架、积怨成仇……很多人透过这个电视剧,看的是别人的家事,流的却是自己的眼泪。
《都挺好》就是影视版的咪蒙:智媒体是如何讨好消费者的?
与剧名不相符的是,它讲的并不是中国式的“都挺好”,而是一个家庭的一地鸡毛。它的爆火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它讲的是社会现实问题,一个升米养恩担米养仇的家庭故事,深深地抓住了普罗大众的情绪,戳到了社会的痛点。
《都挺好》是一部出版于2012年的长篇小说,作者阿耐是位神秘人物,人们只知道她是位女作家,1990年弃政从商,现为江南某著名企业主管,她写的《欢乐颂》《大江大河》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广受欢迎。《都挺好》小说结局是“都不好”,打破了中国式的大团圆,只不过电视剧无法这样表现:大哥苏明哲回国了,老二苏明成下落不明,老爸苏大强孤苦一人,苏明玉嫁给了经营小饭馆的石天冬。
《都挺好》就是影视版的咪蒙:智媒体是如何讨好消费者的?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阿耐以苏明玉的视角写道,“与苏家其他人的关系,也别避之唯恐不及了,既然都是姓苏,怎么能避得开去。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和石天冬幸福就行了。”

02
撩动大众情绪,引发共鸣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生活在这个快速变动的时代,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有着各自的矛盾,只是大家有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家丑不可外扬。逢人见面,不论问什么,都是“都挺好”。可是怎么可能都挺好呢?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积压已久的怨气无处宣泄,直到“都挺好”这部电视剧的出现,感同身受的大家才仿佛集体找到了出口,骂苏大强的懦弱和倚老卖老、骂赵美兰的重男轻女、骂苏明成的妈宝啃老、骂苏明哲的愚孝虚伪……
《都挺好》就是影视版的咪蒙:智媒体是如何讨好消费者的?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哪怕是有钱有房有车的苏家三兄妹,也深受养老问题的牵绊;原生家庭的种种困扰,早在《欢乐颂》热播时就引发了全网热论,去年播出的电影《狗十三》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共鸣;虽说我们早已扔掉了脚上的裹脚布,但在有些人的心里还是没有扔掉它,重男轻女在很多原生家庭中仍然让不少女性深受其害……
鲁迅曾言:“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都挺好》触及的是真实的家庭问题,很多观众反应:真实的就像自己身边的故事。它仿佛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它你能看到自己家中的千疮百孔;它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让你看得义愤填膺。
互联网时代对观众的情绪把握可以十分精准,每个人都被困“信息茧房”,你喜欢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你有什么情绪就把你的情绪无限发大。
在互联网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影视作品要不断创新才能成为爆款。影视剧就像一面镜子,照映出人生的缩影,而现实往往更加真实,因此制作人要想办法打通最大公约数,创作出不仅让年轻人产生共鸣,也让老年人有感的剧情。若能做到让各年龄层都对号入座,跟着主角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骂,这部剧就会爆火。

03
智媒体时代如何讨好消费者?
答案是“投其所好”。利用智媒体读懂消费者的心,进而掌握消费者的喜好,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拥有流量主权,创造并产生爆款。
奈飞(Netflix) 原是美国一家录像带租赁行业的后起之秀,通过在线租赁DVD业务创新干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百视达(Blockbuster),进入21世纪,奈飞迅速转型为一家互联网线上公司,提供在线视频让消费者付费观看,透过消费者订阅的剧情类型、观看习惯、视频时长等数据,奈飞可通过智能算法知道不同的消费者爱看什么类型的影视剧,除了购买版权,奈飞开始生产内容,订制了许多符合消费者口味的原创内容,例如:《纸牌屋》、《王冠》等,皆为广受好评的原创剧集,相关话题也总能在网上引发热议。
《都挺好》就是影视版的咪蒙:智媒体是如何讨好消费者的?
正是这种“投其所好”的内容提供,让奈飞连续五次荣登顾客最满意的网站,今年获得奥斯卡三项大奖的影片《罗马》,就是由奈飞出品,并且主要是通过网络播放攒足了口碑。
全面智能化的影视产业,有可能诞生出新的“剧本SOP”,沿着同一种消费者喜欢的剧情骨干,填充不同的内容。其实早在1989年,美国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就归纳出最挑动人的三个要素“性、谎言和录像带”,整部电影犹如一部肥皂剧,全靠对白撑场面,场景变换简单,只花了短短两周就拍摄完成,然而120万美元的小成本,却带来超过2500万美金的庞大收益。
此电影的成功在于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导演对现代人脆弱心理的剖析,包括:婚姻里的谎言、对性的欲望、对隐私的窥探、媒体侵入以及伦理关系等,都是挑动人情绪的议题,证明了找到需求投其所好,是创造流量的不二法门。
《都挺好》就是影视版的咪蒙:智媒体是如何讨好消费者的?
若全仰赖数据和算法,大家又将算出一样的剧情套路,因此算法也不是万能的,要学会因趋而变,在投其所好的剧情中加入创新元素,让观众眼睛为之一亮,才能抓住观众的情绪如坐云霄飞车般起起伏伏,刺激到让观众舍不得离不开你。
即使掌握了算法,人仍然喜欢出乎意料,智能互联网时代,想象力和创新力永远是致胜的关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