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萍 某个夜晚,和家人一起陪哥哥的香港友人游古镇周庄。为了让朋友看到原汁原味的周庄,我们把他带去了一些商业气息较淡,并未作过多开发的地段。在一条偏僻的小巷,一根悬挂于古宅屋檐下的竹勾子突然把我们吸引住了。 周庄 这根颇具年代感的竹勾子在夜晚中泛着旧时光的光泽,勾起了我许多的儿时记忆。 竹子四季青翠、枝杆挺拔,象征着纯洁刚正,深受文人喜爱,故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我们江南人与竹子的渊源想必是很深的,丰富的竹资源和悠久的竹文化使“江南丝竹”闻名世界。从我记事起,家乡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一片小竹林,我们称之为“竹园”。竹子的生命力很强,不用特别的养护,它也会生长旺盛,枝繁叶茂。竹园的地面常年被落叶铺满,显得格外干净,夏季更是凉爽无比,是我们儿时玩乐的好去处。竹竿柔韧性好,被任意弯曲也会很快恢复原样。 竹林 孩子在竹林里玩耍 电影《卧虎藏龙》男女主角站在竹尖上对打的那场戏堪称经典,虽过于夸张,但充分说明竹子的这个特性。一些顽皮的男孩还喜欢用小刀在青翠的竹竿上刻字画画,那些歪歪斜斜的涂鸦随着竹子的成长不断变大,留下了永远的印记。放眼竹林,满目皆绿,除了风打竹叶的沙沙声外,还不时会掠过几声清脆的鸟鸣声,置身其中,顿时有种耳目清静、灵魂被净化的感觉。 卧虎藏龙 苏东坡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竹子更是“国宝”大熊猫的美食。但老百姓栽种竹子并不都有这份雅兴,也不纯粹为了春季竹笋的美味,或供孩子们玩耍或用来做家什。俗话说“靠山吃山”,就地取材从来都是人们的生存法则。竹子从上到下都是宝,人们充分发挥智慧,物尽其用,从而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我们江南农村,好多物品都取材于竹子,竹器用品数不胜数。 大熊猫吃竹子 作为天然植物的竹子被广泛应用于江南的厨房。比如:淘米箩、蒸架、竹筷子、筷食筒、洗帚、竹篮等,这些用具都是直接与食物接触,无毒无味,相当环保。 挖竹笋 制作竹筐 江南雨季较多,相比北方要潮湿些,因此凡是用过的厨具都需要拿到太阳底下晒干。此时,细长多节的竹勾子就担当起了重要角色。旧时江南大多是低矮的平房,房外面有一条走廊,走廊外的屋檐下便是悬挂竹勾的地方。当主妇们淘好米、洗好菜,就会把用过的竹器甩干后挂于竹勾上晾晒,上面也会挂一些毛巾或抹布。别看一根细细的小竹子,每节上留有2~3个竹节、长度不足1米的勾子上能挂上好多物件,真乃小身材大用场。当然,竹勾子一般悬挂的高度都很适中,既方便使用又不妨碍走路撞到。 屋檐下的竹竿 竹子小有小的妙用,大有大的作为。以前卧室里的床没有席梦思,床垫除了木绷和棕绷,普通人家都用竹榻。竹榻是指两边用较为粗壮的毛竹做架子,中间则由大小均匀的竹片组成,竹榻做床垫的好处是透气、便宜,搬运方便,缺点是硬度较高,睡在上面不太舒服,一翻身整个床都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 竹榻 床以外一般家里都有一两件竹椅和躺椅,乘凉用的小竹椅很精致,带靠板,外出乘凉携带方便且坐着凉爽。说起躺椅我还有一桩笑话:小时候在院内乘凉,因躺椅长,我个子小,头与枕靠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就一点点挪动身子想学着大人的模样把头靠在枕上,结果重心失去平衡连人带椅往后掀了个底朝天,自己摔倒不算,还把躺椅的竹枕靠摔个粉碎。 竹椅 制作竹椅 每年春季,除了家家都会去竹园挖笋做菜以外,还会挑一些合适的竹子回来做各式的竹器。比如选几根口径2公分左右的竹竿做蚊帐竿,为初夏的到来作好准备。选5公分左右的青竹做晾衣竿,还有10厘米左右的3根竹子用尼龙绳捆绑结实做架子,中间还会悬一块光滑的石墩起固定作用,俗称“三剪架子”。 竹子晒衣服 记忆中,这个笨重的晾衣架可谓是祖母的最爱。每天上午她都会把竹竿擦干净,然后把衣衫一件件串在上面,每件衣物都会拉扯得笔挺,随着太阳的由东往西偏离,祖母就会把架子挪到院子内光照最好的位置,老人常说:这样晒出来的衣衫不仅有太阳味,还有淡淡的竹子的清香。或许这是如今有烘干、照明、升降功能的晾衣架都子不上呢。那时候祖母的一天时间似乎都是被晾晒衣物占据的,母亲常笑话她是我们院子里最忙碌的人。 农村田里干活的农具中竹器也有不少,如船上的篙子,担泥的簸箕,丈量田地的步弓、挑担的杠棒、装在铁鎝上的竹柄、盛放稻谷和米的匾、筛子等等。还有捕鱼、捉黄鳝、耥螺蛳的裹网竹、鳝笼和耥网杆。 各种竹编的用具 船民用竹子做的篙子撑船 初夏时分,蔬菜园子里的黄瓜、丝瓜、长豆茎叶长了需要搭棚,合适的竹子又成了这些瓜果生长的好依靠。每到立夏日吃蚕豆时,小伙伴则会掏出家长早就给他们制作好的豆签子四处炫耀,做工有粗陋的,有不乏精细的,有手巧的家长还会在开学之前、过年之际给孩子做笔筒和储蓄罐。农家小院内,有出自主人之手款式各异的鸡笼,还有每家一架竹梯子也是必备之品,换季了,树上截个枝,屋檐捡个漏都需要它。哪怕是墙脚下一根细竹梢也是家长责罚孩子,抽几下屁股的好工具。 鸡笼 竹子笔筒 竹子因其有“节节高”的好口彩以及象征“郁郁葱葱”寓意,农村凡是哪家办喜事,都会去竹园挑选上好的竹子,连根拔起,然后在每个竹节上系上红绸,放在家中以图吉利。如遇婚事,这几根竹子则会跟随迎亲队伍一起浩浩荡荡把新娘接来,一路上那朵朵红绸如花蝴蝶般在翠绿的竹叶间翩翩起舞,十分喜气。 迎亲 在物质生活简单的时代,人们通过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把自己的生活创造得异常充实有趣。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对于各类用品已经从原生态的材质转向了轻盈便捷的材料,尽管在美观和使用上更胜一筹,可相比黄昏中古镇屋檐下悬挂着的竹勾,总感觉少了份岁月的温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