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说中国山水画构图由近景、中景、远景等元素组成,几千年来一成不变,应该如何创新发展?

 摄影姥 2019-03-28

作为一个山水画家,我觉得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延续几千年,自有其道理,发展可以,改变恐怕有困难。

近景、中景、远景是取景方式,不叫构图。中国山水画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构图模式--“三远法”。哪三远?从近望远叫平远;从下望上叫高远;从前望后叫深远。山水几千年,构图莫过如此,这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有关。山水画讲可居可游,观赏一幅中国山水画,恍然如画中之人,一步一景,千里长江,万里江山,一时半刻可游完。能造就这宏大的场景,归功于山水画的透视,归功于山水画的“三远”构图法则。


社会在发展,伴随人类的各类艺术也在发展,中国山水画自然不例外。借鉴西画一些优点,融入山水画中,固然可以,只怕是不伦不类,到头来自己的独特优势尽失,还弄成别人老二,这样的改变不可取。发展和改变都得遵循中国山水画的固有本质,遵从中国画的气韵。


我知道当代有很多山水画家在山水画构图上做了非常不错的探索。用“构成”之法,重置山水画空间,面貌焕然一新,贾又福先生、姚鸣京先生就是其典型的代表,观二者的画面,既新颖而生动,巧妙地把山水画的“三远”构图法则藏于其中,这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是有成效创新。

关注画家陈会衡,带给您不同的艺术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