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走了,留给我们的,全是大麻烦,因为他做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也是惊世骇俗。 在郭沫若的心里,挖掘帝王陵都是小事,他提出的命题,一直在动摇着我们的精神基础,作为一个文人,做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这辈子,不管后人对他有什么微词,都是值了。 郭沫若这辈子干了两件大事,就是怀疑了两件事,这两件事是中国人们的灵魂基础。他的大胆假设,让许多人无法接受。 第一件事,否认夏朝的存在,他和胡适、顾颉刚研究许多文献,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就根本就没存在过,里面的故事是周朝人杜撰的,《史记》是的夏朝故事是根据上古神话撰写的,没有任何根据。 夏朝的不存在假说,把华夏子孙来了当头一棒,人们纷纷在远古遗迹中,寻找蛛丝马迹,希望能够找到我们祖先存在的证据,每一次上古考古发现,许多人都在翘首期盼,希望能够找到夏朝存在的证据。 第二件事,对于书法爱好者更难以接受,我们捧为圣经一样的《兰亭序》,他认为是后人伪作,郭沫若通过出土了一些东晋的墓志,得出了结论是,王羲之的生存年代,隶书的韵味没有消除,并且没有行书。所以在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当年王羲之这件事作序,所作的《兰亭序》,不应该是行书,而是一篇类似隶书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是最喜欢的,不过他骂郭沫若的语言,有些粗俗,不敢苟同。不过郭沫若的书法,我实在是看不出好在那里,当年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康生觉得,他就是用脚写字,也比郭沫若写的好。因为这篇文章,我偷偷的笑了好几天,觉得这些人,有时候真的很可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