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与治神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3-28


“神”是撑起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两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黄帝内经》以来的诸多医家,除遵从《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以外,或以阴阳变化为“神”,或以胃气为“神”,或以目中光彩为“神”,或以肤色光泽为“神”,或以心火为“神”,都只是随文释义、各取所需的零散说法,关于“神”的涵义并没有逻辑严密的系统性论述。

“神”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对以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的脏腑、经络等全部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当这些功能活动正常时,表现于外的征象均属“神”的范畴;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经》认为,“神”既是生命的本原和本质,同时还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作为生命之本的“神”并不纯粹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相对于现代医学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归之于大脑,《内经》则笼统地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归之于“血气”。如《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此皆说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由饮食转化生成的血气。此所谓血气,虽然没有固定的形质状态,但是却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属性。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原则,人体生命自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是宇宙局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人体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在生命过程中,机体不断地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各种刺激,并根据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和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

人类的情志活动是正常的心理或和行为表现,也是正常的生理机能的反映,因而具有相应的内部脏腑生理基础,情志活动与脏腑机能活动高度相关。

根据整体论原则“心藏神,为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在情志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任何一种情绪体验都是在心的主导作用下,脏腑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是脏腑机能整体性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针刺以神为主宰,统帅全身的生命活动,以经络为联系通路,把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和器官,从而实现器官与机能的统一。在脏腑、经络、经筋、皮部、腧穴及关节之枢机中,使其神气充足,正气旺盛。因此,借助于具有感传效应神气的活动,使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神并重,对于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与“神”的关系:经络正是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将“神”气分布于全身而会聚于头脑,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之所以能主宰人体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是通过经络来运行气血,协调内外,联系脏腑和肢节。因此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所主宰的精神活动、感觉和运动机能。如经络运行功能正常,则可表现出思维敏捷,视物清晰,言语正常,动作准确。若经络运行功能失常,脑髓之气不能外彰,则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混乱,动作失调,言语错乱等。

经络与脑髓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传导方面,脑髓以经脉为通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密切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脑神”之用一为生命机体的主宰,以化神机,推动生命的运动;再为主持记忆、思维、创造等聪明智慧;三为主持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因此可以说,脑以髓为体,以神为用,“脑神”即为脑的功能作用的总体体现。

治神

“治神”是针灸学中特有理论,是针灸学中的精华部分。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治神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精神因素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对医患双方都有密切关系,它对于针刺操作手法要求是否成功,针刺疗效能否提高,都有其重要意义。《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又说:“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中医十分强调治神的重要性。说明医生既要观察疾病的表现,又要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在全面掌握上述情况的前提下,运用与之相适应的针刺手法,才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守神是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中,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病人反应。《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在秋毫,属意病者。”要求医生在进针时必须做到“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终始》)。行针时做到“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标幽赋》)由此可知,针刺治病,自始自终都要密切注意病者的精神变化,同时医生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进针。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地得气,并根据气血的虚实变化,准确地运用针刺补泻手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针灸是一种治之于外,调之于内的治疗方法。针灸在整个治疗中,主要是根据机体内的情况,用一定量的刺激经穴,激发体内经穴中的经气(神气)来影响脑“元神之府”,发挥其“神明”作用,调和脏腑功能补虚泄实,平和阴阳,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内经》论及针灸与“元神”有直接关系者,当属《灵枢·上膈》:“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大意是说,医生快速进入“恬淡虚无”极虚极静的精神状态时,便是“元神”主事,便可以手指为针为人治病。“元神”是激发经气感传的原动力,经络感传是元神在人体的具体反应。《灵枢·行针》说:“神动而气先针行”,一是指行针时经络发生感传的动力是元神,二是指针刺时经络感传,三是指经络敏感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气穴则针染于巷”,便是指针刺时经穴中的感传现象。

“治神法”又称守神法、本神法、调神法等。《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灵枢·官能》篇说:“用针之要,勿忘其神。”这些都说明了“治神”是在针刺治病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方法和要领。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治神就是医患双方神志意念的交流过程,是针灸医师去粗存精的辨证思维过程,是直接影响针灸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的基础物质和功能活动的集中表现,是生命现象总体反映。故中医有“精气神为人身三宝”之说。《灵枢·本神》篇:“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小针解》篇:“神者正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可见“神”是精血气所生成的人的精神活动和正气盛衰的总体表现。所以《素问·天年》篇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神分布于全身,游行于经络输穴,其功能表现为高级的功能活动,如意识、知觉、思维、精神等,包括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容。《灵枢·本神》篇说:“脉舍神”,《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这就是说,神可随气出入于经络腧穴之中,针刺取效,必须得经络腧穴中之神气。故张志聪说:“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治神法”也就是通过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集中医生的精神意识,使针下易于得神取气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医生治神法

其中包括进针前调神、进针后守神和出针后养神三个方面。进针前调神就是要求医生在进针前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细心观察病人的神气。要像《素问·宝命全形论》形容的那样:“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如此才能得神取气,提高疗效。故《九针十二原》篇说:“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东汉针灸名医郭玉说:“神在心手之际。”进针后守神就是要求进针得气后仍专心致志于针端,使针下神气不散,谓之守神。《素问·宝命全形论》说:“精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灵枢·终始》篇说:“必一其神,令志在针。”都是说进针得气后还必须守神,使经络中气不散,神不去,才能提高疗效。出针后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施术后要修身。即要有目的进行修炼,如练气功、练太极拳等,使“精神内守”。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金针梅花诗钞》说:“用针者人也。医者之精神治,则造化通,料事明,决断果。使之临危则不乱,卒遇大恐而不能惊。病者之精神治,则思虑除,气血完,使之信针不移,信医不惑,则取效必宏,事半而功倍也。养身者却病强身也。以不病之身,方可治有病之人。聚全身之力于指腕,方可使顽铁通于神明。”

调病人神气法

就是通过语言诱导和细心观察,使病人精神聚会,心情舒畅,在病人心理状态较佳的情况下接受针刺。《标幽赋》说:“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所谓“使本神朝”,就是使病人神志安定,神随气至。怎样才能使病人“神朝”而气至呢?一是要用医生的双目观察病人的神态、目光,通过医患间的目光暇接,使病人精神安定下来。《灵枢·本神》篇说:“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素问·针解》篇说:“必正其神,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张景岳认为:“目者,神之窍,欲正病者之神,必瞻其目,制彼精神,令无散越,则气为神使,使脉道易行也。”二是通过谈话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及对针刺的恐惧、对疾病的忧虑等,使病人安定、平静地接受治疗。《素问·宝命全形论》说:“静意观义,观适之变”就是这个意思。

由上面的论述可见,针灸“治神法”具有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医生治神法和调治病人神气法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内容贯穿针灸医疗实践的全过程,同时也影响着针刺的疗效。因此,只有在针灸临床中运用“治神法”,才能明显的提高针刺疗效。

针灸临床医患互动中的“神”:“治神”一方面是“制其神,令气易行”,另一方面是“以移其神”,这就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充分说明针刺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施术医者须定心凝“神”,制“神”行气,做到治病“治神”,针入“神”入,将“神”贯穿于施术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临床中论病因、勘病机、审病情、立治法时应特别注重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以“神”养形,以“神”治形来使医患之间精神互动,密切协作,从而提高针刺疗效。

气血与形“神”的关系:针刺作为一种刺激信号,通过激发人体固有调节机能(气血运行),激发人体内的潜能(调理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神”之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气血者,人之神”。故针刺与形“神”有直接关系,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应形神并重,应用于诊断及治疗。

针刺应以“治神”为前提:凡医者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气行者神旺,神行则气行”,“气速至而速效”。针刺中的得气与行气现象即是经络传导效应的功能表现,又是疗效好坏的表现,感传效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由此可见针刺必先借助于“神”的调节作用。故“知形之肥瘦,则知针之浅深;知血气之盛衰,则知方圆之补泻。血气者,五脏之神气也。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其养也”。

针灸“治神”的详细方法

1、“察神”:针灸医生需要通过全面仔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了解病人的全面状态,谨慎地确定诊疗方案,取穴用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枢·通天篇》云:“故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灵枢·本神篇》又云:“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五脏已伤,针不可治也。”

审察病人的“神”气则可知五脏之虚实、气血之盛衰,以决定针刺的补泻,调整患者之“神”,使其心“神”安定、精神集中,则易激发经气,使针下气至。

2、“安神”:针刺“治神”涉及到医患双方的问题,两者在施针前应该达到思维和情绪的统一状态。使针灸过程出现最佳精神状态,收到最好的针灸效果。“安神”,就是在针刺治疗前,使医患双方能够安定“神”志、“集精全神”,进入最佳临刺状态。只有在患者精神安定、积极配合,医者精神集中、心身专注的前提下,才可施行针刺治疗。

3、“守神”:所谓“守神”,即根据病人的气血盛衰及生命活动的综合状态施行针刺治疗。不同的患者禀赋阴阳气血的偏多偏少是不一样的,对针刺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临床上就应依据“五态”理论分辨患者的人格类型,并对他们的体质强弱、阴阳属性与神气的盛衰情况精思详察,借以判断内部脏腑气血的变化,并把它们作为针灸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

4、“调神”:所谓“调神”,即在针治过程中,医者善于辨证选穴,并采取相应的针刺手法,以使患者脏腑安定,气血调和,随其反应行针施术,引导针刺感应的传导,使之气至病所。“调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调阴阳。《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临床治疗就应依据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采用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的针刺方法来调和阴阳,以平为期。(2)安五脏。由于“神”分藏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若五脏发生病变,气血不和,就会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变化。临床治疗就应该通过安五脏以摄神。(3)定神志。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生理为基础,即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人的情志变化也可影响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如《灵枢·口问》所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内伤影响到不同的脏腑,临床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神志病宜选用督、任、心、脾、足三阳经脉的穴位来治疗。

“治神”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从进针前和进针后两个方面进行“治神”,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差异,运用时有所侧重。《灵枢·本神》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明确指出针刺必须以神为本,强调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进针前宜审神

《灵枢·官能》说:“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明于逆顺乃知可治。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

2、针刺时宜治神

是指要求医者强调自己的精神意念活动,在针刺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可分心,不为外界所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灵枢·始终》说:“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标幽赋》说:“目无外观,手如握虎,心心无内慕,如待贵人”。都是强调治神的具体要求。

3、进针时宜调神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刺之,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说明针刺施术时一方面持针牢固,可防进针时针在指间滑动,便于顺利刺入,减少疼痛;另一方面,“坚者为宝”亦有信心坚定充足之意,自信之心凝于针尖,疗疾之意会于指间,由此针之,坚而有力,直达病所。否则将可能出现《素问·征四失论》所告诫的“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的不良后果。

4、进针后宜守神

是指要求医者在进针后所持的态度。一是细心体察针下感觉,了解得气与否及强弱快慢的情况,注意患者神的变化和反应,并及时施以补泻手法;二是要求患者心定神凝,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与病所,促使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是决定针刺效果的关键。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强调了守神之重要性。所以,《灵枢·本神》又说:“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就是说针刺者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态,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才能施以补泻刺法。另外,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同样要求医患“专意一神,精气不分”;若神不守舍,则易使气血紊乱,经气难守,影响治疗效果。

5、出针后宜养神

针刺治病不仅要注重操作过程中的治神,而且出针后要养神,调畅情志也是不可忽略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人欲保持健康无病,除了要避免外环境中之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伤害外,更重要的则在于注意人体自身内环境的安宁与自守。通过调摄精神、保持精气,可以增强正气、抵抗外邪,更益于身心健康。所以在针刺之后宜嘱患者稍事休息,安定神态,切忌大怒、大喜、大悲、大忧,以免“其气复散”,前功尽弃。

因此,只有重视和掌握全面审神、治神、调神、守神、养神的规律,医患双方密切配合,避免各种针刺意外发生,使针刺治疗获取更好更高的疗效。

6、针刺“治神”的临床要求

针灸“治神”的临床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五项:

(1)“治神”要求患者情绪稳定;

(2)“治神”要求医生精神专一;

(3)“治神”的选穴;

(4)“治神”要求得气;

(5)“治神”要求医生身体健康。

从针灸的“察神”、“守神”到针刺感应,“治神”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医生不能“治神”,而是马虎从事,就很难发挥针灸治疗应有的疗效。“治神”是针灸学中特有理论,是针灸学中的精华部分。针灸疗效的获得取决于针灸诊疗的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一气呵成,“治神”贯穿于针灸整个过程中,应当努力学习体会,并掌握其实质,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治神”是医患双方“神”志意念的交流过程,它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

针灸名家分享“治神”针法

王乐亭督脉十三针

组成: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长强

作用

补:①补阳益气,阳气通则活络行痹②强筋壮骨③补髓益脑

泻:①抑阳清热,平肝泻火,醒神开窍②疏通经气,使上下贯通③调理气机,宣通升降。

主治

①瘫痪(外伤性截瘫、癔病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尿潴留加环跳)

②中风

③癫狂痫:极度狂躁者,加合谷透劳宫,或先取太冲透涌泉,或人中,待患者安静后再针督脉。痫症发作期加人中醒神开窍;缓解期加补肝肾,调阴阳。

④风寒湿痹:久病体虚者,去百会、长强。

周氏针灸治神要方

针灸名家周德安教授十分重视“神”在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提出了“治病先治神”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制定了针对不同证情的镇静安神、补益安神、重镇安神等“治神”原则,创立了针灸治神的基本方剂——“四神方”和治神十法,扩大了金针王乐亭“五脏俞加膈俞”“督脉十三针”和传统“开四关”等方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取得了良好疗效。

周德安教授“治病先治神”理论:“神”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重要作用,针灸“治神”对于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治神”是针灸治病大法,为针灸治病的要旨。 所谓“先”,有两层含义:其一,治病以“治神”为先,强调“治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针对精神、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重要影响,以及疾病对患者情绪的不良影响,在治病时均施以“治神”针法;其二,针刺以“刺神”为先,强调针刺腧穴时的先后顺序,即先针刺“治神”腧穴,再针刺其他腧穴。

周德安教授根据《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和《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等论述,认识到神是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的重要外在表现,既可通过针灸“治神”,帮助调整、恢复脏腑功能,治愈疾病,又可通过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

周德安“治神”针法形成

“治神”针法的形成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对经典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加上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逐渐摸索形成,如针灸“四神方”为代表的镇静安神法。二是拓展了金针王乐亭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方和“督脉十三针”方的应用范围。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方属于王乐亭治疗中风病的“中风十三治”处方之一,原本治疗卒中后遗症,五脏虚损,阴阳、气血俱亏诸症。根据“五脏藏神”和“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将其广泛用于久病、虚证为主的精神、情志疾病,形成了“补益安神”法。“督脉十三针”方亦属王乐亭“中风十三治”处方之一。根据《难经·二十八难》督脉循行“入属于脑”理论,将督脉十三针应用于癫痫、失眠及儿童多动、抽动、自闭症等治疗,发现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发挥“重镇安神”的作用,形成“重镇安神”法。

周德安“治神”针法及应用

1、镇静安神法(四神方)

处方:百会(百会穴四周的四神聪)、神庭、本神、神门。

方义:本方由百会(百会穴四周的四神聪)、神庭、本神、神门4个含有“神”字的腧穴及百会穴组成。中医里的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的神,另一种是指人体一切正常生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治神取用神字穴,主要是根据古人的经验,具有镇惊安神的作用。四神之中有三穴在头部,盖因“头为精明之府,神明出焉”之意而用。百会、神庭均为督脉经穴,百会穴具有安神镇静、益气升阳和清热泻火之功;神庭乃神所居之处,居庭则神安,离庭则神动,故取神庭以安神;百会与神庭相配,具有较强的镇静安神、开窍醒神和益气健脑作用。四神聪安神定志,常用于治疗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痴呆等病症,其另有益智开窍之功;本神补元益智、增强记忆。头部诸穴相伍,可加强精明之府(脑)的功能。神门为心经的原穴,既可养血,又可安神。因此,此方既有安神益智之功,又有镇静安神之效。诸穴配伍,则成为治疗神经衰弱、小儿大脑发育不全及老年性痴呆等病的主方。

此外,内关、攒竹也是镇静安神的常用穴。内关,《针灸甲乙经》曰:“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攒竹,《针灸甲乙经》曰:“小儿痫发,目上插,攒竹主之。”《针经指南》曰:“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也是经多年临床使用十分有效的镇静安神的常用穴,此二穴配合四神方使用,可以加强镇静安神之功。

四神方作为“治病先治神”理论应用的主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临床凡出现以精神、情志、记忆、思维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包括小儿多动症、抽动症、小儿弱智、脑炎后遗症、失眠、中风、眩晕、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均以“四神方”作为主方;其他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的疾病,包括耳聋耳鸣、各种疼痛、银屑病、湿疹、痤疮、带状疱疹、黄褐斑等多种皮肤病和月经不调等多种妇科疾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四神方”,往往获得佳效。

例如在治疗神经衰弱方面,周德安教授就有独到的经验。神经衰弱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与中医学中的不寐、虚劳、郁证类同,临床主要表现有失眠健忘、眩晕头痛、心悸气短、心烦易怒、遗精阳痿、自汗盗汗、纳呆乏力、哭笑无常、精神萎靡,严重者会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不仅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而且会给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周德安教授早自20世纪90年代即对该病重点治疗。他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总结归纳出“治神十法”。主穴为“四神方”。配穴:①失眠健忘加三阴交。②眩晕加太冲。③头痛加行间。④心悸气短加内关。⑤心烦易怒加四关(合谷、太冲)。⑥遗精阳痿加关元。⑦自汗盗汗加太渊、太溪。⑧纳呆无力加中脘、足三里。⑨哭笑无常加人中、少商、隐白。⑩精神萎靡加灸关元。以上即为“治神十法”。

对于与精神、情志相关病证偏于实证者,亦常配合“开四关法”。《针灸大成》曰:“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合谷、太冲分别是大肠经的原穴和肝经的原穴,位居要冲,是手足经脉分布于四肢的重要关口。合谷主阳属气,位居于上,具有清热解表、疏风散邪、通降胃肠等作用;太冲属阴主血,位居于下,可调和气血,平肝潜阳,兼有疏泄下焦湿热的功能。针刺四穴,开关口气血之通路,可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发挥调和气血、平肝潜阳、镇静、止痛、祛风止痹、急救等作用。

2、补益安神法

处方:“五脏俞加膈俞”方: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膈俞。

方义:此方用五脏背俞穴,在于调整五脏之气血阴阳,另加膈俞,分理胸腹上下。背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太阳经,在表属阳,五脏在里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本方即“从阳引阴”之意,通过针刺五脏俞,达到调理五脏功能的作用。膈俞居于胸腹之间,分理胸腹上下,可调理血气、升清降浊、疏通气血。五脏俞加膈俞的总体功能可概括为调和气血、扶正固本、调理阴阳。根据“五脏藏神”理论,针刺五脏俞调理五脏之气血阴阳,改善失调之功能,可以达到“治神”的目的。

临床应用:本方为四神方应用之补充,从调整五脏整体功能入手,既顾先天,又顾后天,偏于补益,扶正固本。对于久病虚损、焦虑抑郁、癫痫、不寐、遗精、月经不调、小儿多动症等均有良好疗效。

3、重镇安神法

处方:“督脉十三针”方: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长强。

方义:督脉腧穴共28个,本着精简、实用之原则,从百会、风府、大椎、陶道以下,每隔1椎取1穴。督脉主一身之阳,针刺督脉可振奋诸阳,以期阳生阴长。通过补、泻不同手法,既可达到补阳益气、强筋壮骨、补髓益脑的目的,又可以达到抑阳清热泻火、醒神开窍、疏通经气、调理气机的目的。

临床应用:治疗以阳盛、实热、痰浊为主要病机的精神、情志相关疾病,如癫痫、小儿多动症、抽动症、帕金森病、眩晕、老年痴呆、抑郁焦虑等疾病属于实证者,可用泻法针刺“督脉十三针”,以重镇安神、醒神开窍。

4、四关方

功效:疏肝解郁

主治:急躁易怒、头痛头晕、耳鸣目眩、失眠焦虑、高血压、中风昏迷、急性耳聋耳鸣、失眠多梦、疼痛类疾病、面瘫、黄疸等。

四关方包含的是两个穴位,合谷穴和太冲穴。专家教我们简便取穴,两手大拇指交叉,大拇指碰到的位置就是合谷穴;太冲穴在脚部第一趾骨与第二趾骨交界的前方凹陷处。

“治病先治神”应用要领

以上3个针灸方为“周氏针灸治神要方”,其应用范围略有区别。“四神方”可镇静安神、补元益智,加强精明之府(脑)的功能。因此,此方既有镇静安神之功,又有益智醒神之效,常用于小儿弱智、脑瘫、脑炎后遗症、小儿多动症、老年期痴呆等,强调益智安神、开窍醒神;而对于不影响智力的小儿抽动症、成年人的焦虑症、抑郁症等情志疾病,以及头痛、失眠等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的疾病,则以百会、神庭、神门三穴为主以镇静安神。“督脉十三针”和“五脏俞加膈俞”这2个处方,除上述疾病治疗中可与“四神方”交替使用外,更要发挥“督脉十三针”的重镇安神作用和“五脏俞加膈俞”的补益安神作用。因此,对于帕金森病、癫痫、小儿多动症等辨证偏实证者,常使用“督脉十三针”重镇安神;对于久病者、偏虚者,常使用“五脏俞加膈俞”以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补益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