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尼特凯《童话组曲》欣赏及介绍

 枣庄手风琴老师 2019-03-28

施尼特凯简介: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是俄罗斯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古柏多丽娜、杰尼索夫并称为“俄罗斯三杰”,是一位极富创造力和感染力的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一生创造了大量作品,涉及多种不同体裁。施尼特凯在进行创作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并在节奏技法上进行创新,充分地结合手风琴的特点,使自由低音手风琴在音色变换及演奏技巧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童话》这首作品不论从音乐背景、音响效果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充分展现了手风琴所独特的魅力。

欧索科因演奏《童话组曲》

作者生平介绍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于1934年11月24日出生在俄罗斯伏尔加河畔的小城恩格斯市。其父亲是德国的俄裔犹太人,母亲则是出生在俄国的德裔少数民族,可以说施尼特凯具有着双重的民族血统,这也决定了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与众不同。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歌唱性又具有现代音乐所擅长的逻辑思维。

    1946年,施尼特凯跟随父亲到维也纳,开始学习钢琴,因为有着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很快便开始尝试作曲。1948年,施尼特凯一家移居到了莫斯科,继续学习钢琴和作曲,并获得了合唱指挥的文凭。1953年到1958年期间,施尼特凯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跟随卢别学习对位,随拉科夫学习配器。在1961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并加入苏联作曲家协会。1963年开始创作一些纯音乐作品,1966年开始,他的作品更加充满了戏剧性,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1974年开始创作更多的室内乐作品,到了1980年以后重新开始大量创作交响乐。

《童话组曲》创作背景

    施尼特凯曾经说过:“我们显然把各种各样的音乐潮流、倾向、风格过分地分割了,甚至像是要把轻音乐和严肃音乐的界限分的明明白白,而且从此不变。我觉得,绝对化的因素总是有局部性和暂时性的。”由此可以看出,施尼特凯将严肃音乐和轻音乐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将古典和现代有机的进行了融合,使他的作品中既有美妙的旋律,又能进行深刻的思考。是音乐历史上具有阶段性的意义。

    《童话组曲》这首作品是施尼特凯在为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创作配乐时创作的。作品中的音乐内涵时时紧扣小说中的人物及故事情节,每一个乐章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其来源。施尼特凯生活在二十世纪的苏联,当时苏联政府就犹如《死魂灵》小说中所写的一样。所以作者表面上看是在给小说写配乐,实际上是在表现内心中的痛苦和悲伤。《死魂灵》中所描写的虽然是黑暗的社会,而施尼特凯以“童话”这样美好的词语命题,表现了施尼特凯心中的矛盾与冲突。

    《死魂灵》被人们称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以奇奇科夫这个小人物为线索,通过对地主财主丑恶嘴脸的描写,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俄罗斯传统封建制度的真实面貌。小说中充满了滑稽搞笑的对比,极具讽刺的幽默,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曲谱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