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示“活塞式抽水机原理”

 万博书苑 2019-03-28

吉林省柳河县亨通学校   胡万财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个巧妙的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引导和铺垫作用。而诸如“活塞式抽水机这类学生在理解上容易产生疑虑,利用现有仪器又无法解决的部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自制仪器或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大胆的改进,来解除学生的疑虑。在制作过程关键要突出一个“巧”字。

课后笔者对活塞式抽水机原理实验进行了自制,再次演示给学生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制作方法如下:

一、需要准备的物品

一次性注射器一支、带胶塞的玻璃小药瓶一个(去掉胶塞外的铝壳)、注射针头一个。

二、制作方法

1、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为确保气性良好,可在注射器活塞上涂适量的凡士林油)。

2、  手持注射器将针头通过胶塞插入瓶中,取下瓶塞,把带有胶塞的注射器和空瓶浸没在水中,使小瓶中充满水,然后在水中塞紧瓶塞(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瓶中不留有空气)。

3、  将插有注射器并充满水的小瓶从水中取出待用。如右图:

三、实验操作

1、  提起活塞并用手固定住活塞的位置,水并未随活塞而上升,注射器内形成一段真空。

2、  改变装置的放置方式,横放、斜放、竖放,因为水面没有大气压的作用,水仍不会进入注射器中,(上述两个过程纠正了“水是活塞带上来的”这一错误认识,这是自制的“巧妙”所在之一)

3、  将另一个针头通过胶塞插入瓶中使瓶内外大气相通,在大气压作用下,活塞未动而水会上升充满整个真空部分。(此过程打消了“水是大气压压上来”的疑虑。这是巧妙所在之二,)提起活塞只是为了形成一个低压空间而已。

通过上述自制实验仪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启迪了学生思维。课后很多同学围上来说:“老师这是你自己做的?你在哪看到的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老师你怎么想出来的等等。”学生跃跃欲试并向我提出了他们的想法。笔者的成就感也由然而生。

在实验仪器缺乏的时期,有些仪器需要教师自己制作或四处寻找替代品,近些年来,国家出资配齐了物理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具的想法也渐渐淡去了,但在一些新的套装仪器使用的过程中,总感觉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不相吻合(比如: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这也再次点燃了“自制教具”的欲火。笔者认为:现在的“自制”不是为了满足数量的需求,而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实验难点,使教具更加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自制”要在“巧”字上下工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