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于1893年从西方传入我国,直至1931年民族资本家才办起"大中华"火柴公司,我国才有国产火柴。民国时期有题火柴厂对联,反映使用火柴带来的方便。其一曰: 任取四时 ,不须改火; 热传一点, 使尔发光。 联中,改火,谓远古时代钻木取火,因四季而改用不同的木材。《周书·月令》有"改火"的记载:"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木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上下联意谓使用火柴无论四季的任何时候,再也用不着象古人取火那样"改火"了。只要在火柴盒磷面一擦,热传到火柴头一点上,便立即发出火光。 有咏火柴联反映发展科学创造文明的愿望。联曰: 光学跟着燧氏; 华风化及淬儿。 联中,燧氏,即"钻木取火"的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后,故又有了"阳燧取火",阳燧,即古代以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淮南子·天文训》:"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上联意谓继燧人氏钻木取火后,又有了利用光学的阳燧取火。 下联中,华风,此指科学、文明之风。化及,引申其意为"延续"。淬儿,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引火物,明·陶宗仪《辍耕录》:"杭人削杉木为小片,其薄如纸,溶硫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名`淬儿`。"下联意谓火柴是淬儿开创科学文明之风的延续。联语追溯人工取火的渊源,于比照中激励人们发展科学,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立意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