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拳推手不应该竞技化》:韩竞辰

 天地虚怀xia 2019-03-28
意拳推手不应该竞技化》:韩竞辰

自拙文(《意拳推手的定位研究》)发表后,意拳同门之人和许多拳术界的朋友都

通过不同信息途径,参与讨论。意见不一,实感有必要加以具体阐述以为公开回应。
有是篇。


一:推手定位


  所谓定位,即是为什么会有推手形式,为何而设。推手形式成立的根据在于,在实
战搏击中相互的接触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客观现象,没有了接触,什么拳都不存在了。
国拳术的特点,就是将如何去接触的一般化的表象过程(运动轨迹)的研究,深化到了
具体接触瞬间中的实质性、高层次的研究领域。具体来讲,就是在接触瞬间如何将能量
完整地作用于对方,或是如何使运动向有利于自己的趋向转化。正是由于这种深刻地研
究,使中国拳术进入微观领。作者在(定位)一文中,将推手形式定名为:接触点的研
究,此之谓也。


  同时也明确提出,推手形式在意拳完整训练体系中,归属试力范畴,分为 ​​自身试力
与双人试力两部份。试力是一个将基础训练贴进实战的形成过程,因此意拳前辈明确提
出:推手形式是提高技艺的手段。


  从更深一层次来讲,推手形式在意拳训练中,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一点是至
关重要的,离开了这一点认识,意拳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了!


  了解清楚以上所述,为何而设亦在其中。


二:不是理由的理由


  有人提出意拳推手形式可以作为竞赛项目的理由:


  一﹒ 是意拳训练体系中有推手形式的存在。我想只要是认真阅读了前面定位所述的
读者,泾渭已经分明,无须赘言。


  二﹒ 是意拳讲求一触即发,有人针对这一点刻意大作文章曰:这是意拳推手的特
点。好像真能推出什么特色来。熟不知,如果确实做到了一触即发,也就没有了推手的
味道了。因为一经接触战斗已经结束了。一触即发是一个瞬间碰撞的过程,或者说,是
一个瞬间能量转换的过程。瞬间是要点,是客观限定量,舍此即他。


  以上两条理由,只是某些人的主观愿望,严重违背了事物的客观性,是不科学的,
是不是理由的理由。


  有关『打、发、控』的研究,另文论及。


三:半搭半散


  现今在意拳同门中,有人推行半搭半散的训练形式,将这一形式,解释为由推手试
力过渡到散手的训练过程。诈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实则是人为臆造的过渡过程,与客
观背道而驰,仅仅是一种自圆其行的诡辩而已。


  半搭半散形式的成立有一个大前提,也是唯一的前提,就是对方必须摆一个死架
子,等你前手搭,后手散,或者搭散并用,除此之外,是无法实施的。在所有搏击形
式中(除了专门推手的人),很难见到搏击者摆个架子让对方去搭的。要清醒地知道,
所谓搏击、是高速变速运动,俗语讲:“你来我往”。不是做游戏!谁去搭对方的手
(架子),谁又肯让对方来搭,十足十的自说自话,自欺欺人!


四: 小结


1..意拳推手作用,在于接触点的深刻研究,是提高技艺的手段,或者说是方法、是过程。

2..如果做到了一触即发,推手也就不存在了。

3..半搭半散形式是人为臆造产物,在真实搏击中是无法实施的。

4..作者明确反对,将意拳推手形式竞技化。


    意拳推手形式,归属试力范畴,是试力训练中的双人试力,如果一定要将它竞技化,那么正确的名称也不应该是推手竞技,而应该是试力竞技。我想同意将推手竞技化的朋友,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吧?如果用诡辩一点的说法,这个可以成立,那么所有的基础功,都可拿来一比,我们比比谁的腿踢得高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