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收盘后科创板首批9家问世。名单一出,市场分歧也很大。我看了下大致分成了两派,一派是鼓吹的,各种吹捧影子股;另一派表示失望,觉得太姿色平平,甚至都比不上当年的创业板首批上市的个股。有人如此配图很形象来形容这次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其实想想也是,证监会现在也是被逼着赶鸭子上架,所以先完成任务再说。现在还不敢把真正的好企业都弄上去,排队的后面一大堆呢,所以先把最急需钱的弄上去,至于向头条等这种有金主支持的可以晚点上,反正也死不了。 市场关于科创板影子股的讨论基本占据了整个周末,各种分析各种荐股等等,这个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到周六时候还没见到几大卖方对于周四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这个重磅事件的点评,我还真纳闷了。真是奇了怪了,难道机构也跟着市场的情绪疯了? 好在周日晚上看到了天风的徐彪和招商策略针对美国利率长短期倒挂这事进行了分析,以及周五美股大跌对A股的长短期影响。 我先来科普下长短期利率倒挂是咋回事。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历史上三次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平甚至倒挂的情况,均引发股市大幅调整:88-90年、99-01年和05-08年,期间叠加了加息过程;曲线倒挂通常是经济衰退的一个先行信号,三个时期也都出现了经济衰退,分别对应1988年经济衰退、2000年科网泡沫和2008年次贷危机。 为何资本市场的分析师都很看重这点呢?背后的逻辑就在于:在正常情况下,债券收益率都是长期高于短期,如果短期债权(3月期)和长期(10年期)债券收益率出现倒挂,说明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降低,因而认为是经济出现衰退的信号。而这正是美债目前发生的情况,而且是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美国10年期债券实际收益率(去除通胀因素)已经低至0.56%,这个数据已经低于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现代金融机构获取收益的方式是“借短贷长”,即用短期债券质押加杠杆去买长期债券来放大收益,如果短期债券利率高于长期利率,意味着持有长期债券的收益覆盖不了融资成本,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由于金融体系是以加杠杆的债务链条连接在一起的,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所以分析师都把这个信号作为了美国经济衰退的信号。但是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也仅仅是个统计规律,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我认为这次美国不会重蹈过去的那种经济危机飞覆辙,因为政府也在不断的学习中,就像08年次贷危机时候伯南克为了就没有犯1929年紧缩的的覆辙,而是开足马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而且从这次美联储的会议上明显可以看出,美国已经因为经济增长乏力开始提前结束缩表进程了,这其实就是给可能导致的经济衰退上一层保护锁。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其实不是我上面的分析,而是美股大跌会对A股有啥影响。这里我也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但是我注明一个前提:那就是美股不崩盘,否则下面的推导都不成立。 在上述的前提下,短期而言,外资重仓的股肯定会面临较大的抛压。而这些股都是权重股居多。我在上次给大家分享的现时代出的一篇研报《外资何时会卖出》外资买卖的依据。短期外资资金的流进流出和美股高度相关,但是中长期外资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ROE。只要企业的ROE在合理的区间内波动,外资是不会持续减仓的。而目前杠杆企稳的大背景下,A股整体的ROE也有望企稳,所以长期看目前是不支持外资资金持续流出的。 还有一个大的宏观因素,就是目前全世界的经济增速结构分化很大,在美股不出现崩盘的背景下,外资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必然会继续增配EM(新兴经济体)市场。我引用一则消息吧: 【王一鸣:全球经济增长的势头在减弱 不同经济体分化加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从采购经理人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势头在减弱。此外,不同经济体的分化在加剧,发达经济体内部,美国虽然由于减税政策效应的减弱,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减弱,但表现还是要比其它所有经济体要好。欧元区经济开始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作为火车头的德国,受外贸和汽车生产下降的影响,经济在明显回调。亚洲方面,日本经济也比较低迷。虽然新兴市场依然保持比较快的增速,但是增速也在下降。 我找到一个数据来印证上述的观点:
所以,长期上我并不担忧外资的流出,但是短期必然会有资金的流出给指数带来承压。因此,明天可以很肯定讲市场将会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分化市场,除了和周末科创板相关的股票还有资金炒作外,我估计大部分的机构和外资股都会面临调整的压力。外资为何要流出我讲过了,而内资本身这段就逐步兑现了利润后就在慢慢减持,当下阶段再遇到个美债倒挂,以他们的风偏更是不敢去接盘,能不践踏的少就算阿弥陀佛了。看看十债价格吧,这代表了内资机构的风偏。
种种因素都对短期的市场不利的,再加上本身到3月底了,市场资金就偏紧张,所以下周市场我还是建议大家继续谨慎为主,耐心等一个还有的调整(并不是说这个调整力度有多大,而是市场需要一次重新的筹码出清和沉淀)再出手。而我的经验是尾声的震荡其实对于大部分人不适合参与,这是一个残酷的存量肉搏阶段,大部分人的盈利就是在这个不断的震荡中被偷偷拿走的。我是有数据支持的:历史上买入市场活跃股票在持有10天的亏损概率达到70.4%,平均收益率为-9.24%。
分析了很多做个总结吧。科创板提前推出首批名单,但是质地一般,影子股的炒作能否带动科创概念第二波悬。美股经济衰退信号接下来可能成为“压垮”这次调整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叠加三月底资金紧张,所以下周整体依然建议谨慎为上,控制仓位的主旋律不变,让市场该调整的先调下来完成一次筹码新的沉淀后再启征程。 至于为何我认为还有新的征程,由于篇幅所限,今天就不再赘述了,我们留在下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