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炎宸、六神磊磊 一 今天从《都挺好》说起。 失望了?你们以为我要说啥? 《都挺好》大结局了。总算不用看苏家父子作天作地作死了。要说这“三苏”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一家之主。说白了,少了一个好大哥。 镇宅利器苏母去世以后,苏明哲雄不起来,一口一个“我是苏家长子”,实际上眼高手低,对老爹搞无原则的愚孝,没有担当又死要面子,让家人活受罪,风评高开低走,一路跌破底线。 这个号的主业是读金庸。在当大哥的问题上,他真的应该学一学《天龙八部》里的一个大哥、段誉的伯父——段正明。 就是下面这位: 电视剧里他的手指伸错了,应该是无名指。 他不但武功高,无名指天下无敌,而且治家很有一套,可以说是大哥里的典范、标杆,把大哥当成了一门艺术。 二 段正明是天龙八部里大理国的国主。大名鼎鼎的花心罗贝段正淳就是他弟,段誉是他侄子。 作为国家的一把手,他不但治国很勤政,为了家里的破事,老段也是操碎了心。 摊上段正淳这个糟心弟弟,不仅要帮忙应付打上门闹事的女人,不能让皇家内廷鸡飞狗跳,还要帮他安抚弟妹、维护家庭关系,最后还得帮他教育儿子,经常上演侄儿去哪了这种综艺桥段。 你看一开场,侄儿段誉离家出走,弟弟和弟媳闹分居,弟媳妇还出家当了道姑,这个摊子够不够乱的? 换了苏明哲来,肯定是:“我对你们太失望了”、“这个家不能散”、“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给人狂上道德发条,一直到把全家念疯为止。 对比苏明哲,人段正明有搞道德说教吗?一句没有。像“夫妻要和睦”“为人不可好色”这种话,对兄弟念叨一万句,有屁用? 段正明的做法,是闲时不乱插手,遇了大事来兜底。弟妹要闹,不肯回家,他就亲自去弟弟家等着,让人去请刀白凤回来开家庭小会,用自己的面子给弟妹台阶下。 概括地说,苏明哲当大哥,是一个“上线思维”,什么都要做满格,孝顺要满格,和睦友爱要满格,老爸吃个盒饭、拉个稀他都要管,结果呢?搞成了一厢情愿,超出实际能力,大家难受。 事实证明,“上线思维”是一种幼稚病。 段正明相反,他是一个“底线思维”,平时你们打打闹闹我不管,小别扭我不管,可是不能突破底线,否则大哥我就要干涉。 三 有一个细节:他和皇后亲自出面,撮合弟弟和弟妹和好。 等到见了两个活宝的的面,他苦口婆心地劝吗?不劝。横加指责吗?也没有,而是转头给段誉撂下一句: “你母亲今日回府。吾儿陪娘多喝一杯吧!” 然后转头向皇后道:“咱们回去了吧!” 痛痛快快两句话讲完,说走就走。 不要小看这两句话,它特别高明,一句顶一万句。我看至少有三点高明之处: 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俩可得和好,别给我出皇家级别的洋相。 二、大胆授权、委责于段誉,让孩子来留亲娘,绝妙,洞悉人性。 所以说,领导的艺术,关键就是用人的艺术。 三、弟弟家的丑事,我不听,都由弟弟一家内部解决。自己和皇后不旁听、不瞎掺合。 否则,等段正淳那些破事一件一件抖落出来,皇后尴不尴尬?以母仪天下的身份现场听黄色小说吗?另外,镇南王妃尴不尴尬?镇南王又尴不尴尬? 所以果断挥手而去,八卦不沾身,既顾全了兄弟一家面子,也自高了身份。 整个事件,利利索索、干干脆脆,给人以一种有底气、有底牌、行有余力之感。 四 再看对侄儿段誉,段正明这个大家长也是当得很出色,不瞎操心。 段誉是大龄青年了,要换了别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段誉却连女孩子的手都没摸过。有的家长早就发动渠道给儿子相亲了。段正明要干预婚姻还不容易吗,可人家就没这么干。 忽然有一天,侄儿开窍了,把女朋友领回了家。按理说,就算不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最最起码得是个知书达理的小家碧玉吧。谁知段誉第一次领上门的是木婉清这种九年义务教育都没上过的姑娘,一言不合连婆婆都打。 见到段正明,不问好、不见礼,开口第一句就是,你就是皇帝么? 这时候就看得出段正明的层次了,一没拿身份说事,二没拿礼数说事,三不屑于乱问,姑娘什么学历,家里几口人,现在做什么工作,跟我家誉儿生辰八字合不合星座速不速配这些统统不问。 是啊,有什么好问的?侄儿他爹妈不会问吗?用得着人家姑娘回答两遍? 他只是以段家主人、大族长的待客之道回应:你刚来大理,让誉儿陪你到处走走。 然后开个小玩笑,以长者的身份送一份见面礼,把氛围搞搞活。 木婉清这么难搞的脾气,基本见人就怼,也破天荒地夸段正明:你很好。 可是,注意,他拍板了吗?没有。有任何表态吗?也没有。他本来完全有资格、有权力拍板的,可他都没拍。讲话分量越重的人,越是不能乱讲话、乱表态。 试想,他要说这姑娘不行,那就是现场拆台,马上就演变成一场棒打鸳鸯苦情戏。 他要是直接说这姑娘挺不错,那等于替弟弟段正淳作了决定,让弟弟为难。 苏明哲这点就拎不清,喜欢把自己放到苏家长子的地位上,把老大当老板,不该拍的板也乱拍,净安排些超出大家能力范围的事情。 段正明却充其量是把了一下关,给了一个基调——虽然这姑娘不通人情世故,出身草根,但是本质不坏,心思单纯,我没啥意见。 三两句话,点到即止,作为段家的族长,给了小姑娘初来乍到的温暖。至于能不能走到一起,则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去决断。 亲事不成,段家不失礼于人。亲事成了,那这次见面就是一个家庭关系的良好开端。滴水不漏,这才是当大哥的。 五 苏明哲被诟病最多的一点叫愚孝,在父亲的问题上无原则无底线,一退再退。牺牲所有人的幸福迁就父亲。 老段家上边没老,但家中有宝,段家兄弟就段誉这一根独苗,这可是命根子。段正明对段誉那比人亲爹都宠得厉害,吾儿吾儿地叫。 为了侄子不惜触电 就说段誉的教育问题吧,段正淳把段誉教得离家出走,逼他学不想学的体育科目。而且还搞体罚,动不动把儿子点穴。 这是典型的粗暴教育,学武好,所以你得学武;不会一阳指就不是我们段氏人,所以你得学一阳指……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子女身上。 再看段正明,人家宠段誉也是不注水的,对段誉的培养可以说是他一手经办的,但是他的教育明显更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段誉喜欢文化课,就给他找文化课的老师;想学佛经,段正明也支持,常抱着去拈花寺听黄眉大师讲经。 段誉被抓,是他亲自带队上门要人;段誉发怪病,也是他亲自带去天龙寺卖老脸求医治。 但是没人拿这个说事批段正明宠坏后人吧?关键问题还是两个字:原则。 宠归宠,宠坏了,就变味了。 段正明宠段誉很有原则,很好的平衡了国和家的界限,公和私的界限。像段延庆这种反动势力以段誉为要挟的时候,他没有半点妥协退让。 相反地,他刚烈至极,掷地有声:“生死有命,任其自然”,绝不轻易向恶势力低头。 要是段誉这时候搞撒娇卖萌作投降派,段正明妥妥能一阳指怒戳这根独苗。 当大哥到这种水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了。《都挺好》里的“三苏”真的应该学习。 当然了,段正明虽然大哥当得好,可还是有一个毛病:舍小家顾大家,说出家就出家。 “我是段家的长子,阿弥陀佛。” 你考虑过皇后的感受吗? 而且还跑到天龙寺去,修六脉神剑,发狠苦练无名指。 你都出家了,苦练手指有啥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