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工10年一无所成,春节将近,我又选择了离家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风雨斜阳

图:来自网络

在外打工,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在陌生的城市,能够安家落户者,毕竟是少之又少。

一转眼,我在外漂泊了已经10年,工作也换了五六次,到现在为止,月工资也没有超过6000元的时候。

村里,很多户人家都在县城或镇里买了楼房,而我家,还维持在20年前的样子,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父母在别人的眼里,始终抬不起头来。因为,年过30,我依然还是单身。

好在,当我遇到困境的时候,父母依然给我最足够的包容,不管我再落魄,父母始终敞开怀抱来接纳我。

上个月,我所在的公司,因着美国关税问题,最终“关门歇业”,我也选择了离开,回到了老家,回到了父母身边。

但在老家的这些天,看发现乡邻们赚钱依然很艰难,我的父母已经60多岁了,他们每天早起晚睡,一天的收入加起来,也不到50元。

虽然离春节就要不约而至,但我思虑再三,还是选择了离开……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混好的缘故,我对家总是有很强的依恋。每次离家都像针扎一般难受。

已经十二点了,我买的火车票,是一点的,从家到火车站还有一段路,从昨天心里就酸楚楚的,母亲已经是第三次催我吃饭了,父亲一句话不说,蹲在一旁使劲的抽烟,年幼的侄儿双手抱着我的腿:“大爷,你不走不行吗?在家陪我玩吧,我不想让你走。”我无言以对。

早晨,弟弟大概不愿意看到离别的难堪,早早的对我说了一声:“我去上班了,你自己走吧。”我盯着弟弟看了半天,点一下头,什么也说不出,弟弟转身偷偷的抹眼泪。我知道弟弟也不容易,在附近的机械厂上班,既脏又累,每月也就三千多块。

实在该走了,我仍旧什么也说不出。低头使劲亲了亲侄儿,望了望满头银发的母亲和一脸沧桑的父亲,拎起母亲昨晚就已经收拾好的包,挣脱侄儿的紧拽衣服的双手,头也不回的走了,身后传来侄儿的哭声……

“走也匆匆,来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以前每次听这首歌,从不在意,自从我来到南京,每次听这首歌,总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不觉顺脸颊流下,每次离家这种感觉愈深,只感到内心空荡荡的……

家虽小,穷……但是对我这个远途跋涉的人来说,总是那么亲切难忘。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满身的伤痕,回到这个被称为家的地方,每次看到年迈的父母和柔弱的侄儿和为求学而奔忙的弟弟妹妹,便恐慌不安,愧疚难堪,家,予我太多的依恋和难忘的希冀,而我则回馈的太少……太少……

每次回家,也总想自己如古书里写的春风得意,衣锦还乡的达官贵人,可是由于囊中羞涩,我都趁着天黑了,才悄悄地回家……

每次回到工作的大都市,置身于繁华和灯红酒绿的环境中,望着如水的人流和穿梭不断的大小豪华车辆,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不由生出一种无奈和愤懑,不知为何,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家乡父老在烈日下锄田,在寒风里整地的情景。

思念家人的感觉,如一条小蛇在啃噬着那颗孤独的心,我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那都是别人的,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根已深深的扎在老家乡村的那片沃土中……

当然,我留恋村前的那棵老榆树,但是我更渴望成功男人的自信和潇洒……

离家虽然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壮士一去不回还……”的慷慨和悲壮,但是也是一种勇气和选择。古语云:“好男儿志在四方。”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什么是好男儿,并且确切的体会出做好男儿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我知道,为了做好男儿,我注定会选择再次离家,无论何时我总会坚信,家是一根线,我则是那根线上放飞的风筝……也许我注定成不了好男儿,但我会努力的,为了我的良心和责任,更是为了我年迈的父母和家乡我那些可怜的父老乡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