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舅爷的养老经历一一背负不起的重托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3-28

舅爷是外婆的弟弟,有点痴呆,但也知道干活,无儿无女,唯一的至亲也就是我的外婆。外婆一家有长寿基因,外婆的父亲死是快九十岁,在那个年代是极罕见的,舅爷今年好像也八十九岁了。

曾外祖父在三十五年前死时,把痴呆的舅爷托负给了一位邻居,我妈叫二舅(是外婆已出三辈的堂弟)。当时曾外祖父可能有恩于二舅爷,面对恩人的临终嘱托,二舅爷(名于有亮)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可这一承诺,让二舅爷背负了太多的责任。至到前年二舅爷癌症去逝,他的儿子(名于成果)又照顾了舅爷一年,最后,实在背负不起这样的重托,还是把舅爷送进了乡村敬老院。

二舅爷是一位教师,刚开始照顾舅爷也算容易。舅爷虽呆,但知道干活,且极肯苦,二舅爷当时年轻,也就算农忙季节帮其收种庄稼,倒也不算什么。我还记得我妈春秋换季时帮舅爷拆洗被褥面袄,春节送点蒸馍油条和炸的菜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再加上事多,就很少去了。

前几年我妈回来,又去看了她老舅,我也知道了很多舅爷和二舅爷的故事。我们在感激二舅爷的同时,实在也无暇顾及,我父亲临走给二舅爷留了二千元钱,略表心意,当时二舅爷说什么也不收,但父亲执意留下。说实活,二千元对于二舅爷对舅爷的照顾来说,实在汗颜。

舅爷是五保户,前几年农村养老政策不到位,平时五保人员的地收归村队,平分给村民,每到麦收季节,再挨家挨户收麦子,做为一年的口粮。舅爷憨呆,自己不会去收取,每年都是二舅爷帮其收取,出力外加说好话,很是不容易,想让舅爷去乡村敬老院,他又死活不去。随着养老政策的完善,国家发六十岁老人补助款和五保户补助,结果在发钱时才知舅爷的户口也弄丢了。六十多岁的二舅爷又是找大队和乡镇领导,用电车驼着舅爷,补办了户口和身份证,才让舅爷用上了五保补助。

随着舅爷年龄的增大,事也越来越多。有一次舅爷不小心摔断了腿,二舅爷把他送进了乡卫生院,好在他们离医院不远,一家人轮流给舅爷送饭一个多月,二舅爷也在那照顾了将近两月。二舅奶心疼老伴,唠叨着后悔当初不该答应这样的烂事,二舅爷哄二舅奶说:“既答应了,咱就得干好,就当给后辈子孙积福行善了。”其间听说舅爷又摔断了肋骨,二舅爷已经生病不能照顾了,是他的儿子于成果(我应喊表舅吧)照顾,直至前年秋里,二舅爷去世了,舅爷还跟着成果表舅一家生活了一年。

去年冬天,成果表舅带着舅爷和二舅奶去到了二姨家,一来让舅爷看看她的老姐,姊妹俩见个面,二来商量下舅爷以后的养老事情。只听二姨说,老姐弟相见傻笑着只知吃喝,耳朵聋的谁也不知道说的啥。二舅奶对姨嚅叨着:“我的亲爹娘我也没这么伺候着,他这一远房大伯子哥,让我家照顾了这么多年,岁数一天天大了,实在背不起这个重担,总不能让我娃来背,什么时候是个头也。”二姨看着九十多岁高龄的外婆和自己受伤的脚,也不敢做出赡养的承诺。

最终,舅爷还是被送进了养老院。我常在想,一句承诺,背了三十多年的重担,二舅爷的这种精神是不是也应该参加感动中国的节目。

后记:

(本文真人真事,一只想形成文字报道出来,代表母亲感谢远房二舅爷对舅爷的照顾,一直不知从哪下笔,近来说到养老事情,就想起了二舅爷一家,可惜二舅爷已经去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