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

 clz6778 2019-03-28


说习惯

2016年2月24日

古今中外名人哲者,于习惯的高论诸多:孔子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叶圣陶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恪;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多么重要啊,它伴随着你,影响你的一生,你的学识、事业、健康、家庭乃至整个人生无不受你习惯的左右!既然习惯如此重要,何不照鉴一下自己:努力培养好习惯,尽快摈弃坏习惯。

大凡事业有成的先贤、学者、工匠乃至种田能手,他们都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学者们往往有卷不释手,博览群书的习惯;大国工匠则有追求完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习惯;种田能手也有好学不倦,勤于钻研的习惯;长寿者则有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良好的习惯造就了他们的人生,成就了奇伟的事业。

抗击非典的英雄、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年愈八十,不仅医道精深,且身板仍然硬朗,担负着繁重的科研、教学、临床和社会活动等工作。他的强健体魄,用他自己的话说,概得益于不嗜烟酒和经常运动健身的习惯。

我自省: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

我有自己动手的习惯:家里、邻里或单位的什么东西坏了,大凡能自己修理的,我都能自己动手修好。不懂的,学着,小毛小病,大多也能处理好。勤于动手,既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又节省了我的时间和金钱。

我还有个调查思考的习惯:遇事我能问个为什么?究其发生的背景,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与哪些因素有联系,矛盾的主次?我会作些调查和思考,因此,我的思维比较辨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比较务实可行。我的建议和意见也多为领导采纳,这在我处理事务或纠纷中得益匪浅,为此曾有同事评价我处理问题的方法比较多,质量比较高。

我有较好的求知欲: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我们这些50后,在许多方面是落后了,应当承认是孤陋寡闻了,还好我会问,会向人请教,会自学一点急用的东西,有那么一点“困而学之”的精神,所以我还能做一点实际工作,还不至于太落伍,能与年轻人互补长短,愉快共事。

我的不良习惯也多:

一是比较惰情:空闲时乐于娱乐消遣,学习习惯不太好,尤其缺乏阅读习惯,以至自己知识窄逼,学养不丰。

二是喜欢吃烟:当了几十年的烟民,害人害己。

我的不良习惯自然还有不少,但主要是以上二点。

行将退休,廖无职责牵挂所累,时间相对充裕,应酬自然廖落,所以,我已注重阅读,有意与书为伴,欲补一点积年所废。此外还注重了健身,散步、做操、爬山都是我爱。

深知吃烟伤身,然积习难改,容我慢慢节制,现已减少一些,自信坚持时日,谅能奏效。

休嫌我唠叨,我观众亲友邻,时下,确有不少共性的不良习惯。为了你的进步,为了你的健康,我劝诸君一改:

一是肤浅浮躁:吃不起苦,耐不得劳,做事讲求应付,不肯下功夫深入实际作调查研究,缺乏力求完美的精神,把应付作为自己的事业。好当“差不多先生”,导致业不精,事不圆。

二是低头族、游戏迷:不爱学习,不爱体育活动,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甚至分秒必争,日以继夜,不仅蹉跎岁月,浪费青春,甚至身体机能退化,年纪轻轻,颈椎病、腰椎病、胃病等早来作访,甚者老态日显,严重损害健康。

众我不良习惯甚多,毋需枚举,奉劝我们大家以对人对已负责之心,积极培养好习惯,努力改掉坏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