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的“流浪大师”沈巍这些日子在网上的火爆,真是能把人看傻眼。这是这个癫狂时代的奇观。 我在网上看到的“流浪大师”的第一段小视频,是他在跟人讲“为什么做官的不应该与民争利”的道理。说实话,第一眼看到,的确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种感觉并不是来自他的话本身,因为这种带着公知腔儿的论调,在思想市场上一点儿也不稀缺。如果是易中天道貌岸然地在他的讲座里说这个,我还会嗤之以鼻。 眼前一亮的感觉源于反差。这些话从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口中说出来,就让人觉得不一样了。 “流浪大师”的一些谈论问题的视频,应该是他被人关注到的初期拍摄的,有人做成了合辑,网上可以轻易找到。等到他在网上的关注度起来了,情况就变了,四面八方涌来了一群一群的玩短视频的人和搞直播的人,把“流浪大师”给包围了,现场变成了一群精神病聚集围观的狂欢。警察不得不出面,把“流浪大师”暂时栖身的地方给警戒起来了。 三天前,“流浪大师”被一辆奔驰车给接走了,其暂住地外面竖起了个牌子,说沈先生已经走了。围观终于结束了。 随即,网上流出了“大师”洗澡、理发、拍摄证件照的视频。今天,一张聚会的照片流了出来,“大师”坐C位,身边站了一群不知道是什么人的男男女女。 有人说,沈巍出名以后,他的大学同学找他搞同学聚会了,这张照片就是聚会照。 我觉得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不高。 沈巍不同于一般的因生活所迫而走上流浪道路的人,他读过大学,做过公务员,有亲人,银行卡里有点小积蓄,直到现在其工作单位还在按时给他发病休工资。之所以走到这般地步,是因为他的性格有点问题。 据到现场采访的媒体报道,居住在沈巍经常出没的地区的一位居民说,老沈这个人脑袋缺根筋。 沈巍性格上的问题隐藏得比较深,通过视频,通过他在走红后讲的话,是看不出来的,但跟他深入交往过的人,比如他的亲人、同学、同事等,肯定了解。在他从正常的生活轨道偏离的时候,相信这些人或多或少做过将他拉回“正常轨道”的努力,但没有成功。有些人真的是这样,别人怎么说都是没有用的,只能由他去。 在沈巍流浪的这些年里,他的同学跟他断了联系,这是不难理解的。现在他红了,出名了,但他这个人改变了吗?并没有,他还是那个性格,还是那个人。他的同学因为他红了,就马上找他聚会,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这不同于一种常见的情形:沈巍以前穷困潦倒,众人都看不起他,后来他走了,过了20年衣锦还乡,大富大贵,以前看不起他的人纷纷前来巴结。 沈巍现在的红,还是虚的,还没有兑换成一毛钱。他那些同学没有任何理由突然改变对他的态度。 我猜测,更靠谱的可能是,接走沈巍的是个什么策划公司。“流浪大师”应该距离正式出道不远了。 沈巍其实不是一个会愿意接受包装的人。意外走红没有让他迷失自我,他强调他看过不少书,但不表示他有文化,只是“你们”读书太少;他反复强调不想红,也不需要帮助,让围观者尽快散去,不要扰民;他怒斥围观者是把他当猴耍,嘴上喊大师,其实是为了挣钱。 他不愿意被包装,不表示没有人想包装他。在流量经济的时代,已经被打造成大IP的“流浪大师”的变现潜力应该是不小的,看看“大师”门前人山人海的盛况,就知道有多少人打他的主意。还记得那个“大力出奇迹”的“大力哥”吗?连他都在出狱后被策划公司签了去做直播了。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蜂拥而来的各路神经病的围观把沈巍彻底搞崩溃了,后来的几天,他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行动自由完全失去,一出门就一帮人涌上来。对沈巍而言,需要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家看似靠谱的策划公司找上来,沈巍是有动力坐上他们的奔驰车的。 上了贼船,“流浪大师”无疑要付出一点代价,那就是接受别人的包装,不再像以前那般自由自在。 不过,“流浪大师”并不好包装,无论哪家策划公司选择了包装他,都可能搞成又一出“买椟还珠”式的喜剧。 原因不难理解。沈巍的固有优势是,他喜欢读古典书籍,可以讲孔子教人如何搭讪一类的道理,这可以算做“国学”,而“国学”是最火的,变现能力最强的一类知识,“百家讲坛”上都是这些东西。如果他给别人讲的是国际共运史、中国革命史,根本不可能火起来。 可是,他流浪多年,看书只能算个业余爱好,跟“百家讲坛”上那些专业选手比,应该说劣势明显。当然了,这可以通过幕后团队来补救。 这么多年,真正靠讲课火起来的,不过就是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为数不多的人,他们除了本来就以讲课为职业外,还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表达能力比较突出。他们能火,与其说是因为老百姓喜欢国学,不如说老百姓喜欢听书。而沈巍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口头表达能力一般。 如开头说的,沈巍的水平并没有多高。这一点他自己认识得很清楚,也不想要那个什么“大师”的头衔。沈巍的亮眼之处几乎全部来源于他的流浪汉的形象和他所讲的内容之间构成的巨大反差,同样的话让其他人说,就没有那个震撼力。 吊诡的是,在洗了澡、理了发、换了干净衣服之后,沈巍的流浪汉形象就没有了,那个反差就被消灭了。那么,“流浪大师”这个IP还能够继续存在吗?一个看起来跟其他大师没有什么区别的大师来讲《战国策》,还有人感兴趣吗? 我还挺期待看沈巍出道的,想看看策划公司到底有什么点子,能让“流浪大师”重获生命力。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我挺为沈巍感到高兴的。虽然性格上有点怪,但偏离正常生活轨道那么远、那么久,也着实可惜。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回归正常生活,终究是件好事。 您可能还喜欢: 为什么“没人会原谅你的穷”?因为这个社会多元到只剩一种价值观了 我在这土地上长大、生活、行走,与她骨肉相连。有一天还会归于她。就这样,我要在她的怀里一路行走,一路歌唱,没有青春,没有衰老。 我的生命上连高天,下接厚土,于行走中,便获得了永生。 |
|
来自: 昵称21405352 > 《李北方、李玲、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