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刚“励志园”的盆景符号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3-28

▲张志刚在修剪盆景

▲《啸傲风云》  对节白蜡  130x250cm

“励志园”的盆景符号

原创作者|张先觉盆景工作室

本文首发“张先觉盆景工作室”,中国盆景获张先觉老师授权发布,版权归张先觉盆景工作室所有

今年二月偶有机会,与朋友邀聚目睹了张志刚建造的“励志园”,在园中并没有看见那些曾在国际、国内展事中获得过许多大奖的作品,于是随拍了一些未经整理留养在园中的照片,将部分未曾参展的盆景饰以背景,也未征求园主的意见,先睹为快与大家分享。

张志刚的盆景艺术履历,想必大家都很了解,他可是个没有家庭显赫背景的草根盆景艺术家。当年他十几岁就离开山东,只身师从一代宗师贺淦荪教授,与其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吃同住八个春秋,囊萤映雪的系统学习盆景理论与制作技艺。

在老师的教诲下,他二十多年对盆景艺术的潜心苦学与大量实践,其盆景艺术风格现已出神入化、识别度近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张志刚的盆景作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件件动势飞扬、盆盆神形兼备。荣获了中国当代年轻的(BCI)国际盆景大师、中国注册建造师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推荐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其走过的艺术旅程和取得的荣誉,称他是中国盆景新生主力军的优秀代表,是中国中青年盆景艺术的领军人之一应该不为过。

▲《苍松迎客 》  高160cm

▲《云壑松风》   130x150cm

张志刚创作的大量优秀盆景作品,无处不体现了它对民族盆景艺术的理解与诠释,特别是他对树石盆景更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创作手法。张志刚制作盆景思维敏捷、技艺娴熟、技术全面、驾驭力强,对盆景艺术追求精益求精、不留匠痕,对盆景意境凸显诗情画意、物中有我,是浓缩的园林。他擅长塑造、表现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致于咫尺盆盎,作品常常呈现真实可感的立体画卷,从而使鉴赏者进入借景抒情、以物养心的自我心游境界。

张志刚很好的传承了贺淦荪老师辩证唯物主义的艺术思想,不落俗套、无茧作缚,将中国园林元素与盆景艺术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大型园林的建造或精细的盆景艺术创作中,表现的相得益彰、浑然天成,鲜明的呈现出民风民俗在园林和盆景艺术中的文化主导地位。可以说,他是继贺淦荪、赵庆泉等一些盆景艺术家,在传承中国盆景艺术的本质特征,与时俱进推进民族盆景艺术创新的传承人。

▲《青云出岫》  榆树   飘长120cm

▲三角枫    60x70cm

▲黑松    树高110cm

▲榆树  飘长150cm

▲黑松  90x150cm

▲《舞春风》 对节白蜡    树高40 cm

▲黑松    90x150cm

▲《风起云涌》 对节白蜡    110x230cm

▲《何惧崖深》  黑松   80x120cm

▲对节白蜡  130x110cm

▲《高天流云》  黑松  120x130cm

▲对节白蜡  200x190cm

▲对节白蜡    170x120cm

▲对节白蜡    100x150cm

▲张志刚著《中国树石盆景》是一本可读性、可操作性很强的教科书

我们常说,“没有民族的,  就没有世界的。” 当我们分辨不出是哪个国家的盆景时;当我们区别不了是哪个作者的盆景时;当我们看不到盆景中的诗情画意时;我们的鉴赏就会茫然,我们的审美就会迷失性的产生疲劳。因此,我们就会如饥似渴的去搜寻艺术化的个性作品,去寻找最具收藏潜质的盆景美来填充艺术获得感的空缺。民族风的盆景是中国盆景收藏应该有的符号。

▲张志刚盆景《碧云天》(真柏)

精彩回放:

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张志刚《励志园》掠影

舞动的山林,舞出多彩的生命!

张先觉:我在台湾的盆景表演

中国盆景欢迎您!

随时欣的盆景展览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