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 物 一 体 论

 qzsywfj8658 2019-03-29

一般的人都是把心与物割裂开来,不能从物上见心(本心),若能从物上见心,心物打成一片,就不会有「心外有法」和「心法不周」的问题了。也就是要心不附物,心无取舍,在主观精神上没有任何执着、束缚、负担,轻松自如,自由自在,这就是获得了解脱。大道廓然,讵齐今古,无名无相,是法是修。良由法界无边,心亦无际﹔无事不彰,无言不显﹔如是会得,唤作般若现前,理极同真际,一切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墙壁瓦砾,并无丝毫可得亏缺。亦即说人的本心具足,一切现成,一切自然。心与外界一切事物相会应,也就随处彰显禅境﹕般若智慧显发,世界一切事物也就毫不亏缺地自然存在。这是更鲜明地强调:不离开现实世界,去求禅悟和禅境,强调禅境和现实世界,是贯通一体的。

 

 

 

 

心 <wbr>物 <wbr>一 <wbr>体 <wbr>论

 

 

 

在法眼宗人看来,一般的人都是把心与物割裂开来,

不能从物上见心(本心),若能从物上见心,心物打成一片,

就不会有「心外有法」和「心法不周」的问题了。

 

禅宗人常论心与法的关系,

「法」乃含外界事物和佛法等多重含义。

 

心与外物、心与佛法的关系如何,是佛教心性论的重大问题,

心与外界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心与佛法是主体与修持成佛的关系,

二者都直接涉及心性的性质和功能问题。

 

通过对这两方面的论述,进一步突出人心的自然之性,

强调众生心地自然,心无取舍,不附于物,

自由自在,具足佛性,一切现成。

 

石头希迁在<参同契>中说﹕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灵源」,即心源,

为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源 。

灵源皎洁清净,也就是自性清净心,就是佛性。

「枝派」,指物。万物是灵源所派生,是灵源所显现的。

 

由此也可说,心与万物是一体,心与物是贯通的,

然而物犹如暗地里流注一般,

心物一体的这种贯通关系又不是豁然明朗的。

从心源派生万物的关系出发,

<参同契>宣传心与物具有本末、显隐、交互流注的关系。

 

对于心与物的这种复杂关系,法眼宗人尤为热衷于探讨 。

慧明禅师就常以这类问题质询别人,以了解对方的禅修造诣。

 

一次,有二禅客到慧明住处大梅山,

慧明就提出了这样富有哲理性的问题﹕

(慧明 ) 问曰﹕「上座离什么处﹖」曰﹕「都城。」

师曰﹕「上座离都城到此山, 则都城少上座、此山剩上座。

剩则心外有法,少则心法不周。说得道理即住,不会即去。」

其二禅客不能对。

 

禅客离开都城到大梅山,都城少一人,大梅山多一人。

多是表示主体心外另有法,少是表明主体心不周全。

一多一少涉及到心法与外界都城、大梅山的关系如何贯通说明,

是禅修的一大问题。看来二位禅客不能贯通从心生万物,

和心物一体来回答问题。

 

后来慧明禅师住天台山,时有博学强记的朋彦来访讨论禅理,

也有一段对话﹕师 (慧明 ) 曰﹕「言多去道远矣,今有事借问﹕

只如从上诸圣及诸先德还有不悟者也无﹖」

 

明彦曰﹕「若是诸圣先德岂不有悟者哉﹖」

师曰﹕「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今天台山嶷然,如何得消殒去﹖」

朋彦不知所措。

 

按照心生万法,心物一体的禅理,

只要以前有一位禅师发明真心回归心源,

就会导致十方空虚、外界全都消殒,而今天台山依然高耸而立,

并未消殒,这应如何说明呢﹖

 

慧明禅师的真意是在提倡以「见色()便见心」的禅悟,

来消除心物的对立,体会心物一体,

便没有心外的天台山嶷然特立的问题了。

 

法眼宗人又进一步深究「见色便见心」的「心」是什么心,

此心与物是同是异﹖文益的弟子清耸禅师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

见色便见心,且唤作什么心﹖

 

山河大地,万象森罗,青黄赤白, 男女等相,是心不是心﹖

若是心,为什么却成物像去﹖

若不是心,又道见色便见心﹖还会么﹖

 

只为迷此而成颠倒种种不同,于无同异中琼森同异。

且如今直下承当,顿豁本心,皎然无一物可作见闻。

若离心别求解脱者,古人唤作迷心讨源,卒难晓悟。

究竟如何认识心﹖认识心与事物的关系呢﹖

 

清耸禅师认为,众生若以一般见解来看,

本来是无同异的心与物,会产生出同异的分别﹔

众生若能顿豁本心,本心皎然清净,就无一物可见可闻了,

就无心物同异、心物对立的问题了。

 

如此在体悟本心基础上,「见色便见心」,

实现心物一体,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和解脱境界。

 

本先禅师也就什么是「唯心所现」的含义提出问题﹕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如是言语好个入底门户。

 

且问 ﹕「尔等诸人眼见一切色,耳闻一切声,鼻嗅一切香,

舌知一切味,身触一切软滑,意分别一切诸法,

只如眼、耳、鼻、舌 、身、意所对之物,为复唯是尔等心﹖

为复非是尔等心﹖若道唯是尔等心,何不与尔等身都作一块了休﹖

为什么所对之物却在尔等眼、耳、鼻、舌、身、意外﹖

尔等若道眼、耳、鼻、舌、身、意所对之物非是尔等心,

又焉奈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这是问﹕人们所感觉认识的一切事物,

             是人们的心呢,或者不是人们的心﹖

 

若说是人们的心,万物为什么不随着人们身亡而俱灭,

却仍然在人身之外存在着呢﹖若是万物不是人们的心,

佛典上又为什么说万物是「唯心所现」呢﹖

 

这是一个矛盾,在本先禅师看来,

这就要求从「见色便见心」上求悟解,求解脱。

 

对于心与物、见心、唯心的问题,

讲得最形象、生动、典型的是地藏桂琛,

和文益三番对话的一段公案。

 

一次文益结伴外出参学,为雪所阻,

暂住彰州城西地藏院,参谒桂琛,两人有这样的对答﹕

 

(桂琛 )问﹕「此行何之﹖」师(文益 )曰﹕「行脚去。」

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

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三人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

 

藏曰﹕「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师曰﹕「别。」

藏竖起两指,师曰 ﹕「同。」藏又竖起两指,便起去。

 

雪霁辞去,藏门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 」

藏曰﹕「行脚人着什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

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

 

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

藏语之曰﹕「佛法不凭么。 」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藏曰﹕「若论佛法,一切见 () 成。」师于言下大悟。

 

这段话共有三问三答,一问什么是行脚,文益答不知。

所谓不知,是不执着求知,也不执着有所知,即行其自然。

这个回答桂琛认为最为亲切。二问人与山河大地以及人的两指是同是异﹖

桂琛问这一问题的意思是,万物与己同根同体,无所谓同还是异,

本来如此,本来自然。只有生起分别之心才有同异之别。

 

三问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这也是困惑许多禅师的一个大问题。

桂琛认为,就心来说,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

心里有块石头是自然存在的,并不加重人的负担,心里没有石头,也是自然的,

也并不减轻人的负担。这也就是所谓「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这段公案的中心是阐扬心性自然的思想,主张主体了悟自心,

以主体包容客体,消融客体,消除人与物的对立,超越人与自然的界限。

 

也就是要心不附物,心无取舍,在主观精神上没有任何执着、

束缚、负担,轻松自如,自由自在,这就是获得了解脱。

大道廓然,讵齐今古,无名无相,是法是修。

 

良由法界无边,心亦无际﹔无事不彰,无言不显﹔

如是会得,唤作般若现前,理极同真际,

一切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墙壁瓦砾,并无丝毫可得亏缺。

 

亦即说人的本心具足,一切现成,一切自然。

心与外界一切事物相会应,也就随处彰显禅境﹕

般若智慧显发,世界一切事物也就毫不亏缺地自然存在。

这是更鲜明地强调:不离开现实世界,去求禅悟和禅境,

强调禅境和现实世界,是贯通一体的。

 

从以上论述可知,通过对心物异同、见色见心、

唯心现物等问题的辨析,强调众生要开发自心,以显现万物,

包容万物,达到泯除心物的界限、对立,即心物一体的境界。

就是说,众生只要保持灵源皎洁、心地自然,

也就具足现前现见本来真面目了。

 

禅直指本心,「当下见性」是最见殊胜独特,

亦就胜义谛说,一切皆空无自性。

但就世俗谛说,身和心,风(气)和心,心和物,

从宇宙一开始就有两种相对存在,但它们都不是恒存的。

 

当人能清除掉对过去和未来的思维时,

慢慢地开始会感觉到这二者之间的空间,

住于当下的时刻,在那空间中,你开始瞥见我们所称的空性,

而且只要你能更长久地住于那空性之中,接下来,意识自身的本性,

即心的纯然光明或自然知觉,就会逐渐慢慢地在身中出现。

 

经由不断地练习,这段时间就能逐渐加长,因此对意识本质的知觉,

就会变得愈来愈清楚。然而,要紧的是我们要了解心性光明,

或心性本质的经验本身,并不是种深奥的体证。

正如前面法眼宗指出的见地,只要保持灵源皎洁、心地自然,

也就具足现前现见本来真面目了。

 

禅宗有一特质就是强调「不执相」,要「破相」。

真正「破相」的意思,「相」指的是对立,「破」就是不对立。

 

法眼宗主张「心物一如」,

从物上见本心,强调不偏空,圆融一切的对立相,

圆融一切的外相。举宗密的持论就很清楚﹕它对空宗的批评是,

这种教法破除我们对心、境的执着,要人认识心境皆无。

但对于那个认悟心境皆无的主体性,却未有积极建立起来。

 

它认为这是不成的﹔心境固然是虚妄不实,

但这虚妄性是要依赖一些实法才能生起的。

故有确立真实无妄的法的必要,这便是它所说的「真灵之性」。

它在〈原人论〉中谓﹕若心境皆无,知无者谁﹖

又若都无实法,依何现诸虚妄﹖

 

且现见世间虚妄之物,未有不依实法而能起者。

如无湿性不变之水,何有虚妄假相之波﹖

若无净明不变之镜,何有种种虚假之影,

……此教但破执情,亦未明显真灵之性。

 

虚妄是依真实而立的,虚妄的依据在真实。

真实不守自性,便成虚妄。

故不赞成大乘破相教或空宗只破不立的思路。

它以为既破虚妄,亦应立真实,

这便是它所说的真灵之性。

 

这真灵之性实即是真心真性,或如来藏心,对于这个心,

宗密在其《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非离真性别有禅体。

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名为禅定。

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

 

……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还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

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识。

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

 

这真灵之性是心地或心,它超越一切真妄、背合、

定乱等相对性格,故是一超越的主体性,具有绝对的性格。

更认为,禅的根源正是这超越的主体性。

 

当人与外法界合而为一的时候就没有一个「相」存在,

因为已经合为一个「体」了,既然在本体里面就没有相。

 

所以从法眼宗及宗密的立论,

我们就很清楚了解万物的本质,

了解到所有的存在都有本心、本性,

一切精神状况与物质状况是:

 

完全的一体,心物一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