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苏东坡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其词意境开阔、豪放旷达。诗、词、赋俱佳的苏轼,自然风格也是多变,不拘泥于豪放旷达这一个风格。苏轼也有不少婉约之作,深情婉转,令人动容。这首《水龙吟》,即苏轼婉约词风的代表之作。
从题目《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就可以看出,这是苏轼为唱和自己的好友章楶所著的杨花词而作。以杨花为咏叹对象,将随风漂泊的杨花比喻成一个万里寻郎的思妇,把杨花的形神姿态与女子的柔肠百转结合起来,是一首深情婉转的闺怨伤春之词。 构思如此新颖独特,巧妙地把咏颂杨花与刻画人情融合在一起,词风深情婉转、缠绵多变。所以后人对这首词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国维不仅赞誉“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最工”,而且赞叹“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则进一步描绘了杨花被风雨吹落的悲惨之状,还有背后蕴藏的深情。杨花离开了枝头,不是表面上的无情,而是心底藏有别样的柔情。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此刻春梦乍起,在梦里随着十里春风辛苦漂泊,千万里追寻,只为寻觅到那日夜惦记的情郎。可惜,风吹杨花散,莺啼梦难圆。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对杨花遗踪的进一步追问,婉转地传达出离人的春恨。杨花飘落在水中,化为一池无根的浮萍。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以神来之笔,将伤春惜花之情与怀人闺怨之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细细看来,那何曾是杨花朵朵,而是点点离人泪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