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方式癌”越来越多?提醒:常做6事,可能会让患癌几率增高

 杉乡文书阁 2019-03-29

有些人会问什么是“生活方式癌”,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简单的说由于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都有引起癌变的可能,这种癌症常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癌”。

目前癌症是我们健康最大的“敌人”之一。癌症一旦发展到中晚期间,治愈的几率就会变得很小,而且经济上还会蒙受不小的损失。但癌症不是不能预防的,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多掌握一些癌症方面的知识,来增强防癌意识,癌症自然也就不会轻易靠近我们。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与抗癌基因,如果身体机能处于平衡状态,这两种基因会处于休眠状态。但是一些长期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抗癌基因减弱,使二者失去平衡,使得患癌几率增高。

长期做“6事”,可能会让患癌的几率增高

1.“补觉”

有些人平日经常熬夜,每逢节假日就会一觉睡到中午来“补觉”,想要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这样做不仅“不补”,反对健康不利。

因为无论是长期熬夜还是补觉,都会打乱生活规律,扰乱体内生物钟的时序,使激素分泌出现紊乱,甚至异常波动。从而会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体,诱发多种疾病,甚至使抗癌基因减弱或丢失,使患癌几率大大增高。

2.总是“趁热吃”

“趁热吃”是生活中很多人有的饮食习惯。殊不知有些癌症可能就是被“烫”出来的。

人的食道壁以及胃壁上都有黏膜,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护着食道和胃的安全。但它十分娇嫩,只能耐受50-60摄氏度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经常反复烫伤黏膜,就会形成溃疡,引起黏膜质的变化,甚至发展变成肿瘤。

3.长期晚餐“大鱼大肉”的进食

晚餐时间充裕,很多人喜欢在晚餐时,吃得“荤”一点,其实这样吃反对健康不利。

因为晚餐大量的进食肉、蛋、海鲜等高蛋白的食物,再加之晚间运动较少,人体对摄入的蛋白质,不能一下子完全吸收,反而会滞留在肠道中,易变质,产生毒素,对肠道产生刺激,从而会使患得肠癌的几率增高。

4.零食不离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朋友,抵抗不住各种零食的诱惑,平日零食不离手,甚至用零食代替主食。殊不知长期的大量吃零食,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因为大部分的零食,营养不多,却含糖分和脂肪量较高。尤其是某些人造奶油做成的蛋糕中,含有对心脏有害的反式脂肪酸,部分油炸类的零食中,可能还会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如果长期过量食用,会使得患癌的几率增高。

5.长期酗酒

研究表明,酒中含有的酒精大约90%-95%由肝脏代谢。大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病变,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而且进一步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

同时大量饮酒会刺激食道和胃黏膜,使得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导致一些炎症的出现,也是诱发消化系统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且过量饮酒,酒精还会伤害吞噬细胞、免疫因子和抗体,致使免疫功能减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以及致癌物的侵害。

6.长期给自己压力

有些人“欲望”很强,总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比不上别人。所以常常给自己压力,来提高“挣钱速度”。殊不知长期过度的给自己施加压力,会使得患癌的几率增高。

研究表明压力大是最重要的患得癌症诱因之一。因为压力过大会引起身体过劳体弱,从而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从而使患癌几率增高。

长期的压力过大,会导致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如爱发脾气,少言寡语、多愁善感、逆来顺受、抑郁内向等。据统计大约有70%的癌症患者发病与不良的心理情绪有关。而且研究发现常常抑制自己的情绪,更容易患得癌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