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ditas : 明星基因公司在基因治疗时代的挑战 | 光影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3-29

Editas Medicine 2013年刚成立初即获得了来自Third Rock Ventures, Polaris Partners, Flagship Ventures等多家风投机构4300万美元A轮资助,随后成立两年多的Editas公司于2016年在美国成功IPO。

公司创始人包括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拓者之一的被《自然》杂志评为十大科学人物的MIT教授张峰,多年的合作者哈佛大学教授 David Liu, Keith Joung以及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奠基人,哈佛大学教授 George Church。公司CEO,Katrine Bosley女士曾在十多家生物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担任重要职务。

与“硅谷”在IT界的地理位置一样,坐落在麻省Kendall Square的独特地理位置给Editas与哈佛、Broad Institute等顶尖研究团队的学术交流带来便利,并不断为这家的年轻公司输送着科技人才。即便拥有 “梦之队”的这家上市公司在基因疗法逐渐成为制药发展趋势的大环境下,为什么其股票,特别是2019年初一直呈现低迷状态?

CEO Katrine Bosley离职风云

Katrine Bosley女士担任多家生物公司及科研单位任董事会席位,不仅拥有多年的董事会管理经验,过去还曾就职于Alkermes 的监管事务部、风投公司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医疗团队以及Biogen 战略规划部等,她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基因学方向从基础科研到商业化都有很强的经验和背景。

可以说Bosley是把Editas从哈佛实验室学术合作带向基因初创公司IPO不可或缺的功臣,可就在摩根大通医疗大会(J. 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她发表了持乐观态度的报告后,于2019年1月底宣布将在3月卸任Editas CEO一职。即便公司再三强调此举是出于个人原因的选择,她的离职还是造成Editas单日股价下跌达22%。

追溯到更早期,Bosley并不是第一个离职的高管,早前在2018年8月首席医学官Gerald Cox提出跳槽,而他则是在2016年Editas完成IPO后不久加入仅仅担任CMO不到3年时间,然而公司也并未对Gerald的跳槽给出具体原因。

临床试验好事多磨

此前的2016年到2017年,是张峰以及其他三位Editas创始人科研丰收的两年,他们所在的团队分别在顶尖学术杂志《Nature》和《Science》发表了超过20篇的创新性论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掀起了CRISPR热,进入了公众视线。

这些学术论文运用了生物工程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将CRISPR系统中关键Cas9蛋白序列随机变异,功能性筛选出以特定序列编码的蛋白并对其功能加以验证,他们发现了保留原有编辑功能但序列更简短的SpCas9蛋白,保持编辑效率而将脱靶效应控制到未检测水平的High-fidelity Cas9,剪切DNA位置选择性更多的Cas12系列蛋白,以及特异性剪切RNA的Cas13系列蛋白等。该技术不仅可以用来修改动物体内甚至人类胚胎中的遗传物质,运用在农业改善农作物的产量和品性,还可以通过纳米颗粒替代病毒增强其递送机制被更广泛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现已展开超过 2,000 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 运用CRISPR技术的基因疗法是Editas研究管线中最重要的方向。其产品EDIT-101 是基于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治疗LCA10( Leber 先天性黑蒙症 10 型)。LCA10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衰退疾病,它是由CEP290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疾病,导致儿童遗传性失明。

EDIT-101通过视网膜下注射给药,将基因编辑系统药物输送到眼细胞中,修正单基因突变而达到治疗效果。2018 年底,Editas 宣布美国FDA已接受公司关于 EDIT-101 的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D)。然而Editas此前曾表示希望在2017年底就提交IND申请,由于与合作者Allergan 公司在生产环节上的疏忽导致了近一年的延误,其竞争对手CRISPR Therapeutics凭借治疗镰刀型贫血CTX001成为全球第一个展开临床试验的CRISPR公司。

来自工业圈的压力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有着无可取代的快速以及高编辑效率,基因疗法的风向自然不会忽略这个还未被开发而可能实现产业化的领域。已经上市的CRISPR Therapeutics——Intellia Therapeutics即是Editas Medicine的直接竞争对手,CRISPR Therapeutics与制药公司Vertex合作开发CTX001于2018年8月在欧洲开展针对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的I/II期临床研究,该公司也与拜耳达成了3亿美元的药物研发合作伙伴协议。Intellia Therapeutics与诺华制药的合作致力于加速发展CRISPR技术在CAR-T细胞治疗和造血干细胞中的应用。

紧跟在3家上市领头羊的初创公司包括获得来自The Column Group A轮投资的Exonics Therapeutics,侧重于分子诊断技术的Mammoth bioscience以及基于基因编辑异种移植技术的eGenesis。张峰教授除了Editas还与合作者联合创立了Beam Therapeutics,Arbor Biotechnologies的两家CRISPR生物技术公司。

来自学术圈的压力

被推到风口浪尖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也受到了学术圈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质疑,一系列的科学试验证实在CRISPR系统在体内可能有脱靶效应,被编辑的细胞可能缺少p53介导的相关抗癌机制以及细胞损伤反应1,由CRISPR/Cas9引起的DNA断裂修复可能导致远端基因信息大片段丢失以及其他复杂的结构变异2,3。CRISPR在临床中一次性可能同时编辑数亿个细胞,上述提到的安全隐患,因为远离编辑位置以及其不可预知脱靶以及突变位置,暂缓 CRISPR 直接作为临床工具的进程,促使科研人员改造Cas9结构,优化基因编辑技术。

通俗来说,药物无论是感冒冲剂亦或者抗癌药物都存在一定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这本无可厚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尽管肿瘤放疗疗法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死,在没有有效的化疗或其他药物的年代,放疗还是被允许应用于临床。但临床试验的目的就是测试药物在人体的安全性,保证其毒性带来的的危害不会超出药效的效益。随着FDA的完善监管以及层出不穷的其他基因疗法,安全性已经被放在了审核药物的重要位置。

CRISPR作为一门年轻的生物技术在短短4年时间内对整个生物科技造成了颠覆性的革命,然而如同其他新生技术一样,都必须接受临床各项试验的苛刻审批最后安全应用于健康事业。

即便是拥有业界权威的创始人团队和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Editas Medicine面临的是CRISPR这门生物技术本身的缺陷和临床应用的瓶颈,左右同行的虎视眈眈,以及快速融资之后可能被削弱的企业掌控力。现阶段还隐藏着一系列问题,任何一种战略模式都有其弊端,这些都是初创公司在生物技术这片战场存活下来必将经历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p53 inhibits CRISPR–Cas9 engineering i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Ihry et al. 2018)

2.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induces a p53-mediated DNA damage response (Haapaniemi et al. 2018)

3. Repair of double-strand breaks induced by CRISPR–Cas9 leads to large deletions and complex rearrangements (Kosicki et al.)

作者简介:李竹韵,从事生物基因编辑及测序技术,希望凭借技术背景和“好奇心”锻炼自己对生物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投资领域的敏锐度和认识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