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基因编辑公司容易获得投资青睐 |王煜全解读科技公司

 全球风口 2020-12-09

科技洞察 深入科技行业最前沿

大家好。今天是「每周科技企业介绍」的第四讲。

基因编辑市场最近很火热。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最新报告,2016至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预计 2020 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破千亿,达到 1050 亿美元,“基因剪刀”将是撬动千亿级大市场的一把钥匙。

基因编辑作为精准医疗的分支,产业链并不完整,更多是技术的突破与更新迭代。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如 ZFNs(锌指核酸酶)、TALENs(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和CRISPR-Cas9 的相继出现给基因治疗领域开辟了新途径。

而今天介绍的企业是在9月27日刚刚递交了上市申请的基因编辑公司,Beam Therapeutics。

 这家公司引人瞩目的原因不光在于其获得授权的单碱基编辑技术,还在于其三位科学家创始人都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高手,尤其是大热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发明人之一、有着“CRISPR之父”之称的MIT的张锋教授,其实另外两位也是大神级的人物,一位是单碱基编辑技术的发明人,哈佛和MIT联合创办的Broad学院的博士,现在是哈佛大学教授的David Liu刘如谦教授,另一位是哈佛和麻省总医院的Keith Joung教授。

首席执行官John Evans和联合创始人David Liu博士,MD Keith Joung博士以及张锋博士

其中张锋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人科学家,也是当前最受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我们之前就介绍过,好的科技企业都是双长制的(牛企业家+牛科学家),科学家和企业家是双向选择的关系,科学家厉害、科学成果突出,能拿到这个成果创业的企业家必然也很厉害。

Beam Therapeutics公司就是如此,公司的CEO John Evans,耶鲁大学的本科,在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拿到MBA的同时又拿了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技术硕士,从麦肯锡起步,做过一个生物制药创业公司的总监,在下一个生物医药创业公司Agios Pharmaceuticals的高级副总裁的位置上成功退下来之后,加入了一个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ARCH Venture Partners成为其创业合伙人,并同时创办了Beam Therapeutics,出任CEO。

创业合伙人兼CEO其实是个新潮流,CEO已经不再只是打工身份的职业经理人,而是往往和那些优秀的投资基金和成果累累的教授们保持长期紧密的关系,后者喜欢储备一些可以充任新创公司CEO的企业家,这样一旦发现科学家有新的科研成果,就可以立刻投资投人组建新公司。

从这个意义上说,ARCH Venture 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生物医药投资界的传奇人物Robert Nelsen才是这个公司背后的攒局高手和真正赢家。

 

Robert在ARCH Venture Partners参与投资了超过100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23家超过10亿美金市值,其中就包括DNA测序的领军企业Illumina,和Juno Therapeutics、Agios Pharmaceuticals、Sage Therapeutics等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生物制药企业,而这些企业很有可能就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世界500强。

张锋之前的2013年成立、2016年上市的 Editas Medicine 公司ARCH就投资了,有关风险投资和成果不断的科学家、不断创业的连续创业者之间的故事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有时间再和大家聊。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到处的宣传都是张锋等三位科学家创立的公司,其实不要误解,CEO和投资基金的作用也非常大,甚至作用要大于科学家,而且从经验来看,张锋他们每个人在公司的股份应该并不高。

当然,研究这家企业,我们不单单研究其创始合伙人和背后的投资团队,这家公司本身的技术同样值得关注。Beam Therapeutics的单碱基基因编辑,简单说就是一次只编辑一个遗传代码,不过和原有的对基因片段进行裁剪的基因编辑不同,这其实是用化学反应直接把一个碱基变成另一个。因为这样能做到更精准的单碱基编辑,所以公司可以把目标锁定在治疗情况比较明确的单基因突变的病症上。只要坚定地锁定治疗方向,Beam Therapeutics的市场机会还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比张锋的另一家企业Editas都要好很多。

关于Beam Therapeutics的技术前景,得到课程《生命科学50讲》主理人王立铭老师则这样理解:“我觉得单碱基基因编辑的技术前景即便不是零,可能也很微小了。这个技术的问题比crispr cas9还要大(不可避免的脱靶)。而Editas公司以后就算是crispr cas9用来编辑基因治病做不下去,至少这个技术用来做病原体检测的快速诊断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生”就是不一样,Beam Therapeutics是2018年5月才成立的,一成立就拿到了8700万美元投资,今年2019年3月又拿到了1.35亿美元投资,到现在才一年出头,公司就上市了。

当然也别高兴得太早,生物医药公司快速上市并不罕见,但能否笑到最后还是要看能否拿出实实在在的产品,像这样的连一个进临床都没有的企业上市,未来的路还相当长,至少可以负责任地说,上市之后一两年的时间,公司股票跌破发行价的比比皆是,像张锋的这个几乎可以叫“基因编辑第一股”的Editas,2016年上市开盘17美元,很快涨到40美元,然后就一路走低,现在刚刚回升到20美元,上市了股价很快跳水的生物医药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以上为「每周科技企业介绍」的第四讲,基因编辑公司Beam Therapeutics。欢迎在以下留言区和王煜全知识城邦分享你的观点,写下你感兴趣的科技企业,下周见。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前沿科技公司,欢迎加入2020年CES前哨考察团。CES展是我们关注并深度参与的展会之一。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简称CES),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简称CTA)主办,旨在促进尖端电子技术和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

王煜全已经连续三年带领前哨考察团前往,2020年将一如既往。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万维钢作为特邀嘉宾共同领展CES,和王煜全一起全程讲解科技企业以及背后的产业故事。欢迎加入我们

解读科技公司系列:

第三讲: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智能“医生”

第二讲:为啥你能跟机器人越聊越high

第一讲:为什么能赚大钱的科技公司你都不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