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首联平仄不相对?

 读书工 2019-03-29

前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杜甫的七律登高被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其中对仗工整是特点之一。

一、八句皆对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评价杜甫的《登高》说:

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前四句写景,何等魄力。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也评价说:

八句皆对,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变。

评价这首七律,很多人称赞其四联都对仗,是这样吗?严格的来说,不是。

二、第一联是否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一联严格来说,是不对仗的,因为对联最重要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仄声收尾。

风急天高猿啸哀:中仄中平平仄平,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中仄中平平仄仄,那么和下联就对仗了。

下联是:渚清沙白鸟飞回,中平中仄仄平平。

例如第三联,是标准的对仗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中仄中平平仄仄。

百年多病独登台,中平中仄仄平平。

结束语

近体诗第一句可以不押韵,仄声收尾;第一句也可以押韵,但是如果押韵就必须平声收尾。因此平收的近体诗,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对仗就不是非常严格。对仗句2、4、6、7这四个位置的字,一般是要平仄相对的。至少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平仄相对。

不过七律的第一句入韵,所以1、2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平相对。杜甫的第一联除了这一处以外,都是完全对仗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种平仄相同的对仗,在填词时经常可以看到,例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后面是土对月,仄仄相对。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也是仄仄相对,平平相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