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洒蓝、吹青与雪花蓝

 阿君图书馆 2019-03-29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一位农妇打扮的老太太来到北京文物商店,见到工作人员,她拿出一个大瓷碗。工作人员接过碗来,手上一沉,远比一般的碗要重得多。碗的外壁是蓝色的,但并不均匀,深深浅浅,有的地方泛出白色。碗内是纯白的,但有明显的磨损和污垢。工作人员询问老太太碗的来历,老人说是她家里的,用了很多年,装过盐、还喂过鸡。因为又大又结实,很耐用。她并不知道这个碗是什么年代的,但估计肯定有点年头,是个老物件。工作人员仔细查看,认为是乾隆年间的瓷器,年代不短,但也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器物。给估了个价:80元。70年代家里用的一个旧碗卖了80元,不是个小数目。老太太很高兴,于是文物商店又多收购了一件瓷器。

洒蓝、吹青与雪花蓝

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瓷器看起来并不起眼:因为厚重,所以并不显得精致;因为蓝得不彻底,看上去也不惊艳,不像祭蓝,或是画面精彩的青花,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是烧得不好;更因为没有妥善的收藏,满是污垢,自然会让人提不起兴趣。但这一切,在专家的眼中,却是另有深意。事实上,这件瓷器最终还是被专家们注意到,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和国家文物局鉴定组多次鉴定,耿宝昌、付大卣等专家反复研究,最终认定这是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洒蓝釉瓷器”。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了真正的国宝。

但为什么这样一件不起眼的瓷器会被定为国宝,而洒蓝釉又是何方神圣?

要了解背后的原因。还要从洒蓝釉说起。

洒蓝釉是一种特殊的工艺,看上去是在白色的瓷器上,呈现浓淡相间的蓝色,就好像把蓝色洒满瓷器的表面,于是,就有了洒蓝之名。不过,蓝并不真的是洒上去,而是吹上去的。

清代乾隆时期成书的《陶冶图说》中精确地记载了洒蓝釉瓷器的制作工艺:“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之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所以《南窑笔记》中,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吹青”。青花的青。(事实上,洒蓝料于青花料,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吹青或是洒蓝,都是从工艺的角度来描述,所以,单从名称上很难从名字想像到他的美。而另一个名字就很有诗意:因为蓝色是深深浅浅的覆盖在白瓷的表面,最淡的地方,自然就露出白色,如片片雪花。于是,就被叫做雪花蓝。

洒蓝、吹青与雪花蓝

雪花蓝有种诗意的美,在康熙时期,颇为流行,成为一代名品。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洒蓝是康熙时期创烧的杰作。这样的家世已经足以陶瓷史上留下漂亮的一笔,却没成想,后来居然把他的血统上双溯了两百多年,是明代宣德纯正的皇家血统。一时又身价备增。因为宣德和之前的永乐时期,一直公认是明代瓷业的最高峰,更是陶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理论上说,洒蓝在此时产生,工艺上倒没有什么悬念。今天认为洒蓝是因为工艺难度极高而停烧甚至工艺失传,其实是站不住脚的猜测,从工艺的角度看,并没有特别的难度。毕竟,雪花蓝工艺的原理与青花是非常相近的。而宣德时期本来就是青花瓷历史的高峰。

洒蓝、吹青与雪花蓝

御窑厂出土

不过,产生这样的审美,倒并非必然,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事实上,虽然洒蓝在当时已经成功的烧制,但数量极少,并没有推广开来。也许仅仅是这种效果当时还并不特别理想,也并不太受皇帝重视,毕竟,当时青花瓷正红,红釉更如日中天,其他新工艺争其斗妍,洒蓝至身其间,并没有特别的地位。即使到了康熙时期,洒蓝釉渐受欢迎,也往往要配合其他的工艺,比如描金。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记载洒蓝器:“康熙于洒蓝中加绘金彩云龙奕奕有生气,其作法系先上一层白釉,再上一层蓝色,复上一层薄釉,最后乃画金花。”说的就是洒蓝描金。可见要在众多的名品当中博得一席之地,单靠洒蓝本身的魅力,仍旧并非易事。

洒蓝、吹青与雪花蓝

不过,恰恰是这种不受重视,导致其传世极少,越显珍贵。今天,传世的宣德洒蓝釉官窑瓷器,已知的仅有三件,除了文章开头的一件,天津博物馆还藏有一件,剩下的一件,身世也很传奇,经历与第一件还有几份相似:

最后这件洒蓝瓷器,上个世纪初流入天津一位大盐商家中,因为胎体厚重,完全不当回事,扔在厨房一角,拿来装酱料。一直到上个世界四十年代,以极低的价格流入古玩行。因为长时间油烟薰着,酱料泡着,很不像个样子,古玩行里,也不受待见,直到大古玩商仇炎之慧眼识英收入囊中,才算遇到知音。又等了三十多年,直到198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以370万港币成交,用一个精彩的数字见证了她的精彩。

这件洒蓝釉瓷器,像压在历史大山下的孙大圣,五百年了,才又重放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