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艾迁明 养精神读书 尽力量行医 首诊 2019年3月18日 李女士,26岁 面生痤疮3月余,多布于两颊及下颌。多方求治,症状减轻,然不可根除,痤疮反复发作。就诊时,面部痤疮仍在,颈后新起2处。今日咽痛,疑似扁桃体炎。大便干,两日一次,小便黄。纳可,眠可。月经提前。 左寸滑沉关尺稍弦,右寸尺细关滑软。舌红苔白根白厚兼布红点。 此为虚火上炎,胃中积热。当滋肾清虚火,兼清胃火。 石膏24克 知母9克 生甘草6克 熟大黄9克 枳实9克 车前草12克 益母草12克 薏苡仁15克 茯苓15克 熟地12克 生地15克 牡丹皮9克 泽泻9克 僵蚕6克 焦栀子6克 7剂,代煎,每日温服2袋。 二诊 2019年3月25日 上药效佳。痤疮消退,包括颈后。大便一日一次,易解。双脉形如前,然火势已减八九。舌苔已经变薄。上方微调,继续5剂,以求巩固。 石膏15克 知母9克 生甘草6克 熟大黄6克 炒枳实6克 薏苡仁15克 茯苓15克 熟地15克 生地12克 牡丹皮9克 泽泻9克 僵蚕6克 焦栀子6克 山药15克 5剂,代煎,每日温服2袋。 医案解析 本案不难,辩证关键有三: 一是面部痤疮部位——两颊、下颌——对应脏腑:胃与肾。 二是脉象——独脉:右关滑软——胃火盛。 三是舌象——舌根红点——虚火。 至于左脉滑,当为咽炎原因。 所以诊断为:虚火上炎,胃中积热。治则清泄胃火,补虚清火。 首选白虎汤。石膏、知母是要药。 具体用药思路: 白虎汤——清泄胃火 大黄、枳实——清热胃火 车前草、益母草——清热利水 薏苡仁、茯苓——淡渗利湿 生、熟地、牡丹皮、泽泻——补虚清火 栀子、僵蚕——清散上浮之虚火 泻下是清火,利水、利湿也是清火,使火邪有出处,这一点不可不知。 僵蚕也有除痘印之效。 二诊时稍减药力,缓缓服之以求巩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