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一张重量级历史文化名片,至今藏在“深闺”无人识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29

成都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锦里、大慈寺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片,然而在诸多的名胜古迹中,却有一处可以比肩金沙遗址的古蜀文明遗迹立于闹市区内,从发现至今已经66年了,仍然藏在“深闺”人未识,连许多老成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和历史。

让我们先来看看它有多牛:修建时间约为商代晚期,保守估计距今约3000年,几乎和金沙遗址处于同一时期;边长超过100米,高12米,由160余万块土砖堆砌而成,是全国最大的古祭祀台,也是整个四川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期唯一一座地面建筑;其遗址台基下发现的打制石器,比宝墩、三星堆、金沙文化还要早,是我们祖先1万年前就在成都生活的最早的、唯一的证明;这里历史上留下的战国、汉、晋、魏、唐、宋直到明代墓葬共有211座,堪称“地下古墓博物馆”,发掘出的历史文物分散于全国各地,部分文物甚至成为镇馆之宝。

它就是位于成都升仙湖畔、驷马桥北、川陕路旁的羊子山古祭祀台。由于历史的原因,羊子山古祭祀台遗址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宣传,但其中仍然所蕴含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涵待开发。

这样一个价值巨大的遗迹如何突破“无人识”的尴尬境地?社会各界如何携起手来共同挖掘羊子山祭祀台的价值底蕴,并将其打造为成都新的历史文化名片?3月25日,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四川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华区区委宣传部的专家们受双水碾街道办邀请,围绕“古蜀羊子山,文创新双水”的话题,就如何“推广和打造羊子山祭祀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面对羊子山祭祀台打造和推广中面临的问题,专家们畅所欲言。成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郑光福从1976年起,便开始参与羊子山祭祀台研究工作,是熟悉羊子山祭祀台发掘历史为数不多的专家,他介绍了羊子山祭祀台的发掘过程和历史变迁,并指出古蜀文明是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文明源头,而羊子山是古蜀文明的源头,是文旅成华的宝贵历史资源,应该下大力进行保护和开发。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曾熠瑶表示应围绕羊子山祭祀台打造文创产业,要先做规划再进行开发,要做好遗址复原工作,保护与开发并重。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副秘书长周国利表示要先对祭祀台的文物史料进行梳理,并借助权威机构鉴定和树立祭祀台遗址的公信力和权威度,固化其历史文化价值。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会长兼秘书长魏蓉生则提出应将羊子山祭祀台研究纳入古蜀文明探研工程,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对其进行打造和推广。

“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羊子山祭祀台,对它的打造和推广还要做很多工作,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责任让它出现在更宽更广的视野中”。会议最后,双水碾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建辉表示羊子山祭祀台遗址是一个宝贵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打造和宣传推广,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成都建设“三城三都”的战略安排,符合区委区政府确立的“文旅成华”的发展定位,街道办将在上级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相关的项目建设,共同打造好这张未来的成都名片。(刘滨 何莉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