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是什么?

 昵称32901809 2019-03-29

《尔雅》。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书,也是最早的一本词典,位列儒家“十三经”,内容很丰富,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关于“尔雅”二字的解释,据刘熙《释名》载:“《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经学通志》也载:“《尔雅》者,尔近;雅正也。正者,虞、夏、商、周建都之地之正言也。近正者,各国近于王都之正言也。”可见,“雅言”或“正言”,一般相当于如今我们的“标准语”,或“普通话”。

关于《尔雅》的作者,说法有很多种。第一种相传是周公最先作《尔雅》一篇,汉魏时期流传的《尔雅》三篇,是孔子在周公的基础上增加的;第二种说法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增加的,也有很多说法是其他人所增的。不管是谁增加的,以上两种说法都将该书的作者看成是周公。其实,到底是不是周公所作《尔雅》,今已难以考证了。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所提到:“大抵小学家缀辑旧文,递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辞”,该书载相当长的时间,经过历代文人的增补,成书于汉代,至于周公、孔子,应该是借名的。

汉代时期,《尔雅》分三卷,二十篇,至今遗存的是晋郭璞的注本,十九篇,序篇散失。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释诂》、《释言》、《释训》三篇为一类,诠释普通语词,包括上古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名词,及虚词(少量)等。《释诂》是将很多同义词汇聚一起,同一个比较平常的说法加以解说、诠释。如:“豫、宁、缓、康、柔,安也。”等。《释言》是一对一地诠释单音词。如:“启,跪也”,“弥,终也”等。《释训》是诠释叠音词,如:“悠悠、洋洋,思也”;“肃肃、翼翼,恭也”等。尽管如此,三篇之间在内容上是有交叉的,没有严格的区分。如《释诂》里有很少的叠音词、非同义词;《释言》里也有少数同义词,只是它们基本均为两个一组,和《释诂》里一般五六个、十几个,乃至于几十个一组的,还是有所区别的;《释训》里也出现少量单音词、词组和句子。难怪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说:“《尔雅》析‘故’、‘训’、‘言’为三,三而实一也。”

而从《释亲》以下十六篇为第二类。这一类都是诠释各种专科词语,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器物等相关的名词、术语。实际上,十六篇是无法囊括所有的名词和术语的,就采取连类而及之法,将那些没有包括进十六篇里的名词和术语放在与之相关的篇目中去。如祭祀、田猎和族旗等,就是加进《释天》里进行诠释的。

《尔雅》不但是一部词典,还是秦汉时期完善的百科全书,实用性与趣味性并举。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条理、有系统、有例证的说形、释义、辨音的字典。

该书作者为东汉人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河南郾城)人,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经过二十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编写成《说文解字》,成为汉字学的开山之作。后世学者在阐释经书时,基本均要引用《说文解字》。唐朝甚至规定《说文解字》为科举考试必考科目。当然,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也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学者进行增添修改。北宋初年,徐铉奉诏校定《说文解字》,对原书进行重新的整理和修订,传本至今。

该书是对截止当时为止所有汉字的本原加以阐释,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主要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兼收古文、籀文等异体。收录9353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1163字,解说133441字。

该书的成就,除了其收录之功,还在于它的开创性。首先,从汉字的基本构造出发,创造540部首,将所收9353个单字分别归属这些部首,使部首和部首、字和字之间意义相连,使得原本杂乱无章的汉文字,形成有序的系统。

其次,从造字法的角度,总结和发展了战国以来流行的分析文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说。

再次,围绕汉字的形、音、义,由形而义,由音而义,对每字进行深入分析,穷究溯源

《方言》。该书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据《华阳国志》载,周代、秦代统治者都于秋收之后,派出很多人乘车到全国各地去,寻访辑录当地的童谣民歌,以此来了解各地的民情。輶轩,就是使者所乘的车子,故采风使者又被称为輶轩使者。扬雄可能就是在这些寻访者收集整理的资料基础上,编撰《方言》的。这是一部方言词典,仿造《尔雅》体例编撰,辑录汉代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的语言,今本《方言》共计十三卷。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也有写成杨熊,西汉蜀郡成都郫县友爱镇人,官吏、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他曾筛选当时通行的文字编撰《训纂篇》,並仿《易经》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

据说汉代大儒刘歆,阅读扬雄所作之《太玄》《法言》,与扬雄开玩笑道:“你真是自讨苦吃,现在有成就的学者尚难以通晓《易经》,何况是你写的《太玄》?只怕你的书只能被拿来盖酱坛。”可见扬雄真的博学强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