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讲大道理的人,往往都很无知

 HNYZL 2019-03-29

孔子有一句评价他的得意弟子,颜回的的话,是这样说的:“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句话有意思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于,这个颜回,并不是孔子随随便便的一个普通弟子,而是他真正最得意弟子,是孔门中的72贤人之首,被后人称为复圣。

孔子与颜回谈话的时候,一整天,颜回都“不违,如愚”。“不违”就是没有任何异议,老师说什么,都全盘接受,“如愚”,就是像个傻子,好像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点头称是。

实际上他如何呢?其实一点都不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在私下里,比如他回家了,或者是没有向老师请问学习,跟同学们讨论时,孔子在旁边观察颜回的言谈,发现他“亦足以发”。

“发“,是发挥,也就是他在别人请教他,或者与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能把孔子讲的东西,完全发挥出来。这就证明,他其实是听懂了,消化了,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观点了。

其实在上课时,我们可能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些人,怪问题不断,一整课都不会闲下来,总是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

但也有些人,安安静静的,不怎么问问题,也不怎么参与讨论,但过段时间搞测验,他考的居然比老问问题,看起来似乎听懂了的很多人要好,而且理解的更透彻。完完全全的大智若愚。

在这里,可能会有一种误解,我们以为,积极参与发言的,似乎更能弄得通,听得懂。但其实,也可能恰恰相反,往往可能是学的不认真,对所学东西不够了解的人,才会老问问题。

而真正专注的人,比如颜回这样的人,他反而因为思想不开小差,集中精神,全神贯注,没有杂念,内心清净。心清净,就非常容易理解老师的教诲。

问题是,同样在听课,学东西,大部分人杂念多,颜回却会比较专注?

我想,首先,他尊师。颜回说,他一生去追求老师的那个境界,都达不到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可见得在他心目中对老师非常景仰,所以学东西会比较虔诚。

其次,他重道。颜回能做到“深潜纯粹”,他内心的涵养极深,纯粹是为了学道,没有其他杂念,所以他能够贫而乐道,箪食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学东西,不厌其烦。

第三,他真懂。颜回的懂达到了什么境界呢?“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能言善辩的子贡,面对颜回,都甘拜下风。他自己承认,颜回学东西,闻一知十,自己学东西,闻一知二。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并不真懂的人,才会追求新解,创造新说,无非是为了博眼球,求关注而已。而那些真正懂的人,反而不事张扬,“默而识之,如愚”,往往都默默去实践,像傻子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