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昵称45325183 2019-03-29

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刑事审判一庭、国际合作局主办,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办的中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讨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来自英国的法官、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和部分地方法院的法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有关部门人员,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律师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通过对中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比较,就中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青岛中院院长李方民、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杨立新、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玉萍致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刑事行政审判研究部负责人韩德强主持研讨会。

本次会议专题讨论分四个单元展开,主题分别为中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比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国实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告人权利保障认罪认罚从宽与公平审判,先后有20多名中外嘉宾围绕上述主题作了精彩发言及深入讨论。部分与会代表到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现场旁听了一起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庭审。通过本次研讨,中英两国的专家、学者和法官一致认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充分兼顾了权利保障与诉讼效率,在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英两国刑事司法制度在这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值得相互借鉴和学习。

2016年11月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到2018年9月30日,试点基层人民法院251个,中级人民法院17个,审结认罪认罚案件204827件233967人,占同期审结的全部刑事案件数的53.68%。其中适用速裁程序审结的案件13万余件,占认罪认罚案件的65.48%;适用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5万余件,占认罪认罚案件的26.62%;适用普通程序审结的案件1.6万余件,占认罪认罚案件的8.19%。试点在人权保障、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探索认罪认罚案件处理模式、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10月26日修订《刑事诉讼法》将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经验上升为法律,将认罪认罚从宽规定为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原则,系统完善了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青岛作为试点地区,全市两级法院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在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主动作为,制定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操作指南》等系列指导文件,组建了专门审判队伍,探索了 “刑拘直诉快审模式”、“类案集约化审理模式”等系列创新措施,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法院62.7%的一审刑事案件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得以快速审理,这其中有61%的案件在10天内审结,近40%的被告人通过认罪认罚得到从宽处罚被判处非监禁刑,审结的案件上诉率仅为1.1%,基本实现了程序上从简、实体上从宽,繁简分流,案结事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司法公正与高效的改革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