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熬夜,我们已经讲过多次,但总有一些朋友明知故犯。统计显示,熬夜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既然这一问题在短期内无法消除,我们能做的唯有将它的危害降至最低。So,熬夜过后,我们该如何补救呢? 1、几点算熬夜? 古人将一日划分为12个时辰,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当令,三焦通百脉,人应该进入睡眠状态;寅时(3点-5点)肺经当令,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至百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寅时过后是卯时(5点-7点),人体阳气开始涌动,应该起床。 所以,放宽了说,如果人到了23点仍然没有进入深睡眠状态,就算熬夜。而人进入深睡眠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建议最好在21点就睡下,最晚22点30分必须上床休息。 2、熬夜,伤阳又失血! 我们都知道,熬夜会耗伤阳气,不过它的危害可不仅止于此,还会导致失血。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经常熬夜的人,大多有血虚无力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撇开脾胃因素不谈,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谈——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也就是说,造血由骨髓系统负责,而骨髓由肾所主。 肾什么时候工作效率最高呢?就在晚上9点到凌晨3点,造血基本都集中在这个时候。此时不睡觉,肾就没法儿主骨、生髓、生血,时间长了,肯定血虚。 长期熬夜危害有多大?有人对此做了形象形容——3天熬夜,体虚脱形;10天熬夜,脱发尿频;3年熬夜,气亏血损,百病缠身,起码少活20年! 中医也从睡眠的角度对此予以论证:精于此道者,气足而体健;暗于此道者,血亏而色衰。还有过这样一个调查: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亥时入睡,卯时起床。 3、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老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通俗来讲,晚上睡觉就是充电(补充阳气)的过程,白天工作就是放电(消耗阳气)的过程。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显然,到了晚上,在最应该充电的时间段不充电,还在持续放电,电量从哪里来呢?只有透支了。一次两次,偶尔为之还算凑合,但若经常如此,问题就大了,早晚会把电量耗尽,出现健康问题。 晚睡伤阳气,晚起同样如此。 很多人都觉得:熬夜有啥可怕,我补觉不就行了?实在不行,放纵自己睡到自然醒呗! 殊不知,这样会抑制阳气在白天的生发,人会愈发昏沉。 古人将一天的时间按照春夏秋冬来划分,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卯时(5点-7点)人体阳气开始涌动,此时起床少阳(指初生的太阳)得以生发,是调动阳气的最佳时机。一般而言,春夏晚睡早起,建议在5点-6点起床,秋冬早睡晚起,建议在6点-7点起床。总之,要赶上胃经当令之时(7点-9点),吃上一顿热乎的早餐。 所以,晚上不睡会耗伤阳气,早上不起会封杀阳气,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如果一不小心晚睡了,还是要按照正确的时间起床,如果实在困倦,可以先起床活动10-30分钟,而后吃早饭,再躺下睡回笼觉。此时体内阳气已经生发,睡觉不受影响。 4、睡眠之贵,贵在“有时” 睡眠不是想怎么睡就怎么睡,而是贵在“有时”。什么是“有时”呢?简单来说,就是做到两点: 1、亥时(21点-23点):进入睡眠状态。 此时入眠,百脉才能得到濡养。因为天地之间的阳气在晚上潜藏,天人相应,人体在这个时候也需要藏。人体最好的藏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睡眠。在正确的时间睡眠才能养精蓄锐,让阳气得到补给。 2、子时和丑时(晚上23点-凌晨3点):进入深睡眠状态。 子时胆经当令,中医理论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 如果子时睡眠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就无法升起,还会造成胆汁新陈代谢不利,诱发贫血、供血不足。胆虚上不明目,血虚下不养筋,就会出现目倦神疲、腰膝酸软之症。 丑时肝经当令,白天人体工作、学习、思考,耗费气血,到了晚上肝脏就需要回血,怎么回血呢?——“人卧则血归于肝”,唯有在深睡眠状态下,回血效率最高! 这时,一则容易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二则容易产生新鲜血液,人就不易生病。反之,如果子时和丑时还未入睡,肝胆就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加上胆无法更换胆汁,各种肝胆疾病就会发生。“肝不好,未老先倒”,什么疾病就都会找上门来。 现代医学也证明:晚上9点到凌晨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最佳时间段。此时睡眠,才能让身心得到充分休养,才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可见,无论是传统中医,还是西方医学,都证明:睡眠质量与时间段密切相关。一旦错过了这个“金不换”的时间段,怎么补也补不回来。 5、长期熬夜的必选补救措施:艾灸! 首先,我们要提出的是:熬夜过后,必须补觉!补觉的最佳时间段是午时,即11点-13点。此时入睡,效果最好,即便没有睡着,也可以放松呼吸+闭目静坐,也能达到养神的效果。 注:即便没有熬夜,中午也应小睡半个小时,午睡被称为美容觉,养颜效果明显。 不过,对于长期熬夜的人来说,单单补觉是不够的,还应加上艾灸! 上文说了,熬夜最伤阳气,而“天下补阳,灼艾第一”,故而,艾灸可以说是长期熬夜族的必然选择,也是最佳选择。论补阳,还有哪种方法能敌得过艾灸呢。 建议艾灸以下穴位: 1、睡眠质量不好,可在睡前艾灸百会穴、安眠穴、心俞穴,具有促进睡眠、宁心安神的作用。 百会穴——灸之,可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加速大脑功能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改善睡眠质量。 安眠穴——位于项部,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之中点。灸之,可以调理失眠,此外,对于头痛、眩晕、心悸、烦躁等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心俞穴——灸之,具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宽胸通络的作用,能调理失眠、健忘、惊悸等问题。 2、长期熬夜引起的伤阳及失血,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位于背部的最高点,背部属阳,而大椎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被称为“阳中之阳”,灸之可生一身之阳。 命门穴——督脉上的阳穴,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也是肾阳藏身之处,灸之能培元补肾、强健腰脊、补阳通络、防治百病。 神阙穴——任脉上的阳穴,与命门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灸之能益气补阳、温肾健脾、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关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所,为历代医家公认能起死回生的重穴,灸之能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膈俞穴——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主管全身血液,是真正的“补血之王”,长期熬夜导致血虚,必灸膈俞!如果能搭配艾灸血海和三阴交,补血效果更好! 人只喝水,不吃饭,可以活上一个星期甚至更久,但如果让一个人整天整夜不睡觉,过不了两三天,人就会崩溃甚至死亡——不睡觉,伤阳又失血,其结果就是“阴阳离决”。 所以,在晚上9点到凌晨5点这8个小时的黄金时段,你熬夜了失眠了,就是有悖天道,身体离垮也就不远了。 古人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眠作为第一大补,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 如果因为工作原因,必须长期熬夜,小编只有两个建议:第一,换工作,第二,艾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