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先生少年向学,徜徉于佛老与文史哲等,玩味于儒家仁义良知之教,方知华夏智慧,一脉千古,朴实无华而又微妙深远。为报圣贤教化之恩,为报国土养育之德,故发愤而著《〈大学〉广义》。值此时代巨变、举世彷徨之际,以期张扬此圣学于当世及未来,企求薪火相传,为民族指示方向,为人生指示归途。
“致知格物”为圣道之关键,迷悟之关节。若依朱熹所言“即物穷理”而“致知格物”,则只能成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能成就生命科学。经历了“龙场悟道”事件的王阳明,大悟儒家圣贤心性之道后,方才明白“无心外之物”的道理。所谓“格物”,无非是反躬内省,逆觉体证,挣脱种种束缚(超越一切)后的直下醒悟。
现将先生讲授《大学》之视频第三十七集——《朱熹与王阳明“格物”的区别》发布于此,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