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江山携手 2021-12-05

1

2021年5月至6月,著名实证型学者、生命学家潘麟先生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完整讲授了王阳明传记和《传习录》。现由东方生命研究院将其精心制作成“阳明心要”系列课程,以公益行和视频课程等方式面向大众。

学员们在参加完学习后,陆续分享了自己学习的体会和心得。即日起,本平台将择优发布相关文章,期望更多的人能借此走进阳明心学,自觉践行“致良知”之教,敬请关注。

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文/于秉良

机缘巧合,在一位学长的引荐下,我有幸聆听潘麟先生讲授的“阳明心要”,豁然醒悟!

对于阳明心学,鄙人早有接触,但认知粗浅,始终未能窥其全貌,对于其思想精要也认识浅薄。在为期两天的儒家经典公益行——阳明心要课程中,潘麟先生高屋建瓴,旁征博引,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生动的譬喻为我们展示了儒家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脉络,既揭示了当代阳明心学研究的弊病,又彰明了阳明心学乃内圣心法的要义。其解说之精辟,令人叹为观止!

先生纵横五千年、贯通中西的大历史观,令人眼界开阔;

先生因中国儒家的没落而悲悯无限的情怀,令人泪目;

先生对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之别鞭辟入里的分析,讲到精妙处,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两天的课程学习下来,我没有感到丝毫困倦,甚至没有任何走神,几乎是全神贯注,如痴如醉,越听越清醒,越学越喜悦。这种喜悦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来自生命深处的,持久而深刻。随后的这几天,先生授课的精彩片段依旧萦绕在际,清晰悦耳,乃至夜里做梦也绵绵不绝,整个身心充满喜悦。

先生讲到自上古先贤,从尧、舜、禹到孔子,再到王阳明,一直心传着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圣圣相传,根脉不断,正是儒家的精髓,儒学的正宗。后世儒学都不过是对这十六字心传的践行和注解。古圣先贤当年的思想言论一定不止于此,那卷帙浩繁的儒学何其广大,何其磅礴,为何唯独这十六个字被如此重视,且口口相传至今呢?

大道至简,盖因这十六字心传是上古时期圣贤们明心养性之法,是最精要的概括。到了王阳明这里,更是把儒学浓缩成了一个“心”字。儒学即“心”学。那么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是什么?阳明在龙场悟道,究竟悟到了什么?他的“心学”里的“心”到底是什么?这个“心”与“人心惟危”的“心”有何异同?与“道心惟微”的“心”又有何异同?听了先生的课,我终于有所领悟。

“人心惟危”,“人心”是说每个人的身心所见都是基于后天的、形而下的、止于感性和知性的经验智慧认知,而这种认知是极其肤浅的、片面的、局限的和虫洞化的。事实上,在经验智慧里,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坐井观天”,每个人都困在自身经验智慧的“井”里,却以为自己看到的“天”就是全部,极其可笑。以这种局限的所见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是极其危险的,犹如在沙漠里盖楼,根基不稳,终将倒塌,所以说“人心惟危”。阳明先生所传“心学”之“心”自然不是指这个“人心”。

而“道心惟微”中的“道心”,则是说能够体悟大道,或者说与道合一的“心”,是德性、心性,是与生俱来的、通透光明的“明德”之心。《大学》第一句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德”指的就是“道心”。“明明德”就是彰明内在的德性,让心光明,止于最美好的境界。“道心”之“心”是先天的、形而上的、理性的先验智慧。这与老子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的“道”本为一体,也与佛经中说的“空”不谋而合凡夫俗子只把身心之眼耳鼻舌身意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当作自己,乃至当成生命的全部,而对于那个与生俱来、无所不生、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道心”竟然一无所知。芸芸众生,终其一生都在舍本逐末,碌碌无为,迷惑其中,无明而终,不免令人唏嘘!可见,阳明心学的“心”正是“道心”,而非“人心”!

芸芸众生之所以不知“道心”,只知“人心”,是因为“道心”是“惟微”的,不容易把握。《道德经》中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也可衬托出“道心”之微妙。“道心”只可以内悟,无法向外求得。向外求,越求越远;向内求,瞬间可达。当年,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通达的就是此“道心”。

虽然“道心”如此微妙,深不可测,但并非无法企及。如何能够通达“道心”呢?十六字心传讲得很清楚:惟精惟一!十六字心传前两句是对“人心”和“道心”的描述,以“人心”的“危”衬出“道心”的“微”。“惟精惟一”则是达到“允执厥中”的不二法门。“惟精惟一”可以称为“精一”工夫,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学达性天,将所有的一切都转化为“一”,此时就得“中”了。

“中”是什么?《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程颐对此也作了深入的表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3]中庸的“中”与十六字心传“允执厥中”的“中”一脉相承,描述的就是那个天下的正道,是一种“未发”的状态,也就是“惟精惟一”的“一”。而得“一”的过程在于“精”。这里的“精”是工夫,而“一”是主体。“精一”的过程正是儒家所讲的“下学上达,学达性天”。“下学”为工夫,就是“精”;“性天”为本体,就是“一”。

“允执厥中”是“惟精惟一”的结果;“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结果;“致知”是“格物”的结果。由此可知,自古圣先贤以来的儒学传承是一脉相承的,其道一也,是一不是二。

儒学起源于上古文明,经尧、舜、禹等,传承到孔子编辑整理,再到春秋战国以孔孟为核心的儒学后人不断发展,终成中华文化的主要流派。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更是成为皇家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历经数朝而屹立不倒。直至南宋,通过程朱之手,儒学再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之后一千多年直至清朝灭亡的数个朝代亿万学子的教科书。

可以说,儒学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禀赋。可自“阳明心学”以后五百年来,儒学不断没落,乃至遭到批判和唾弃,甚至无人问津。儒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不能不令人深思。

通过本次儒家经典公益行——阳明心要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儒学的本质乃是“内圣”之学,即通过内省和践行,向内探寻那个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曰“德性”“自性”“良知”“仁”)。当我们找到了这个自在的、自生的、自明的、自觉的、自得的天性之后,生命自会朗现光明。须知生命自身是光明的、圆满的,用佛家的话说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只是普通人肉眼凡胎,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遮蔽了生命自性的光芒,使得我们颠倒妄想,舍本逐末,终日执著于外物,而愈行离自性愈远。当一个人修为达到“内圣”之境,即心性彰显了,彼时生命光明了、通透了,黑暗自会消失,烦恼立即不见,生命的终极解脱当下实现。这才是儒学追求的终极境界。

朱熹终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虽把整个四书全部重新注解整理,但他却曲解了古圣先贤的儒学精髓,将“内圣”之道导向了“外王”之学。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虽然字字不差,但是方向和境界却是天壤之别。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形而下的、向外求索的,研究的是心外之物。他将“心”和“理”完全分开,形成二元对立的格局,积累的是后天经验智慧,发展出来的是自然科学。可惜生不逢时,朱熹先生的“格物致知”不仅未发展出自然科学,反倒将儒学的根本丢了,无意之中荼毒学人,贻害了后世近千年,可谓祸患无穷。

直至王阳明发展出“心学”——与其说是发展出,不如说是重新继承和续接了古圣先贤的儒学正脉,儒学的光辉思想才得以重见天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有别于朱熹之学,其“格物致知”是形而上的、向内求索的,研究的心内之道。他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认为心与万物本身就是统一的。王阳明所指向的是先验智慧,要发展的科学是生命科学,这才是生命的大本!《大学》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阳明先生的心学,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因。“内圣”是本,而“外王”是末。“内圣”是因,“外王”是果。没有“内圣”之道的指引和照见,就不会有“外王”的显达和成就。同样,没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修为,就不会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功。也因此,“立德”是根本,是内圣之道,而“立言”“立功”则是末流,是外王之术。不先“立德”而追求“立言”和“立功”是舍本逐末、徒劳无功的愚蠢之举。

从朱熹到王阳明,儒学从外王转回到内圣,历经了数百年时间,完成了一次漫长的“精一”,终究重新得“中”。而阳明心学虽重振儒学之光,可在历经了五百多年的挫折与动荡后,却日渐黯淡,乃至踪影无存。儒学没落至此,不知孔夫子在世,会作何感想?

当今世界,西学兴盛,西风压倒东风,人们在科学和拜物的自然科学引领下正朝着心外的广袤世界一路狂奔。至于奔向何方,未来究竟是福是祸,谁也不知道。但古圣先贤似乎对此早已给出了答案。

我们并不是否定自然科学的价值,没有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会有我们人类今日的物质文明,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之所以日益强大,正是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只有自然科学,没有生命科学,只求“外王”,而不求“内圣”,这不正是朱熹与阳明的根本分歧吗?没有“内圣”的“外王”,“外王”还有真正的生命力吗?“外王”能保持方向的正确吗?如此“外王”下去,人类真的有未来吗?阳明心学之所以要重新回归“内圣”,正是要为人类解答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当今之世,我们的自然科学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未来的人类甚至可以走出地球,乃至走出太阳系。一方面,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我们却距离我们的内在真我越来越远。人类已经“失道”,远离了古圣先贤的教诲,因果颠倒而不知其害,终将自食其果。

儒佛道三家圣贤、大德都在启发我们: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凡夫舍本逐末,苦苦外求,而不知道内在的自性才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外在的一切以及我们人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不过是内在自性的显化。因此,只有下足“精一”工夫,不断去除身心思想中的不良之物,知行合一,让自性的光辉照耀我们的人生,才是人生应有的终极追求。

听了潘麟先生的儒家经典公益行——“阳明心要”课程,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就是一场觉醒的历程。我们本自觉醒,本来就是“中”,就是“至善”,可是后天的感官、身心让我们的本心蒙上了尘土,迷失了人生方向。而修行就是从后天返还先天,为善去恶,去伪存真,弃丑求美,通过知行合一,不懈努力地在事上磨,克服人世间的一切困难和阻挡,终究达到彻底觉醒,实现生命的终极解脱,从而完成我们这一生的使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
[1]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16,第95页。

[2]同上书,第82页。

[3]《二程遗书》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48页。

图片 | 东方生命研究院

潘麟先生新国学系列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