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中的“象”思维,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事奴 2019-03-30

追根溯源 ,无论中西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皆始于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感知与概括。而将宇宙

看作有秩序的 ,并试图用数来表示这种宇宙之 ,寻求普遍规律 ,乃是人类科学之共同缘起。

但基于自然历史条件与生活方式之差异 ,轴心文化时期 ,中西方主流文化对世界之序的理解与表达已分道扬镳 :古希腊先哲预设了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存在 ,并将世界看作由最小物质实体构成 ,一切变化以空间位移为转移 ,进而以概念思维之铁的逻格斯 建构宇宙之序 ;中国先圣则体悟到 ,宇宙和人生是浑然一体、永不停息的生灭过程 ,一切事物随不舍昼夜 的时间流逝而变化 ,其内在动因是阴阳 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或作用 ,对这种生成变化之序必然也只能运用象思维 来理解和把握。

众所周知 ,中国文化乃至数学与科学发展的思想最早系统地表现在周易之中。牟宗三先生

曾指出 :在中国 ,以期科学之有成 ,“其必经之路当追踪于周易一支

因为周易一支所蕴涵者除玄学与道德哲学外尚有 1)数理的 , 2)物理的 ,3)纯客观 (即道观或物观三观点

而其物理方面的原则是阴阳 ’,变易 ’,是'生成 ';我们可以字表之。

数理方面的原则序理 ’,系统 ’,关系 ’,我们可以字表之笔者以为 ,较之西方人为建构之宇宙结构与逻辑 ,中国直接模拟自然之是更具本原性的。

易经的卦象 始于观象 ”,而卦象之设立则依据观象所得之数 ,其主要来源当为两方面 :

方面由占筮观龟象 等所得之数 ,一方面由观天象使用圆方 所得数之法 。有了数与数之计算规则 ,“卦象 体系得以建立。

所谓物生而后有象 ”,“象生而后有数 ,易之卦象 ,则因数而生

河图洛书即是以数表象万物生成的图  ,周易全是以卦象与符号来表象世界 ” ,不论孰先孰后 ,河出图 ,洛出 ,圣人则之 ,周易乃是将自然数的数字算法发展成了象数算法与符号运演系统 ,而且一开始便具有象数不二 之特征。所谓极数以定象 ,备象以尽数 ”,象数互涵相生 ,自然演变之大化流行 ,可以数示 ,可以象言 ,而象之与数 ,恒相转

象数 及其推演规则具有某种普遍必然性 ,故人们认为其相当于西方之形式 。但笔者以

,两者貌似神异。同是对感性之具体事物的超 ,同是从个别到一般 ,西方是通过概念思维象定形 ”,中国则采用象思维 ”“取象去形 。也就是说 ,西方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去变化不居之 ,而取适于概念规定之确定的”,纯粹形为基础确定推理法则 ———形式逻辑。

而中国则恰恰是去除个别事物中固定之”,而取其整体流动与转化 ”,无形之象 ”(如周卦象 ”)为基础 ,给出推演之术 (即方法 ) ———笔者称之为象数逻辑

因此 ,“象数 当为相对而互补之两极。与静态之形式相 ,“象数 作为一种不断重复、连续传播的模式 ,则更与信息相通。

有趣的是 ,古希腊数学之代表欧氏几何以形式逻辑为基础 ,且各自成为独立学 ;而中国象数逻辑 则以象数算法 为依据 ,并始终蕴涵在象数算法 ,未分化成为独立的逻辑学 ,周易卦象推演的有序必然性乃基于蕴涵其中的象数算法的有序必然性。

或许正是周易这种象数不二 的文化与思维特征 ,决定了中国代数与几何、推理与算法、乃至逻辑与数学不分的基本格局 ,象数逻辑 亦可称之为中国式的数理逻辑

牟先生指出 :“条理是最根本的 ,是一切之基 ,科学是要建基于其上的。没有条理 ,根本就

不用说话。条理秩序与因果律是一个周易象数作为中国文化之源 ,其根本性之一 ,是提供了象思维 之基本条理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形上义理生发、提升之基础 ,中国古代数学与科学产生与发展的思想、方法之源 ,也是中国文化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的独特表达方式 ,由此成为义理 物理 得以贯通的关键与桥梁

——摘自 李曙华:《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中国文化之根探源的新视角》,东方耳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