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利教育能走多远?

 卡卡2FM4 2019-03-30

小小寓言故事

一个一心想攒大钱而又不愿打拼的人问富人:“攒钱的秘密是什么?”

富人回答:“不要总想着如何攒钱,这样反而很难攒到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多为社会做点事,钱自然就有了。”

“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门心思想攒钱的人却难攒到钱,而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并服务社会的人却攒到了钱。

Q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美好愿望!先不讨论子女能否变成龙变成凤,这个美好的愿望助长了家长的功利心是肯定的,正是这颗千年不衰十分“顽强”的功利心,一步步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功利教育的巅峰。

A

教育与攒钱一样,当它变得急功近利时,教育就走不远了,也走不好了。这是由功利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功利教育,鼠目寸光!

把“考上好大学,谋个高文凭”作为教育的终点,教育就只能以分数论英雄。

什么性格塑造,什么情商锻炼,什么能培养,什么技艺特长,什么习惯养成,只要它不考,就没人去管。

什么兴趣爱好,什么梦想志向,统统都得让步于分数排行。

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只要能为考试加分就是有用的兴趣特长。

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功利教育,拔苗助长!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胎儿耳朵尚未长成,就整天被莫扎特音乐干扰。

婴儿视力尚且模糊,就被迫进入杜曼闪卡世界。

幼儿的发育主要依赖游戏、故事和想像,但他们的成长却被智力开发活动扭曲,他们的世界被唐诗宋词占据,被加减乘除塞满。

运动、游戏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但他们的时间几乎全部被学习占用。白天上学校,晚上做作业,周末兴趣班,周而复始,一点时间也不能被“浪费”。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了解异性,渴望接触异性,这是人性的本能,可是青春被压抑,“恋爱”被禁止;青春期的学生逐步走向人格独立,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可是个性遭到打压,叛逆视作恶魔。

貌似只有刻苦学习,听从父母安排,才是正确的道路。

鸟儿的翅膀尚未长出羽毛,就要教它飞翔?!


功利教育,压抑个性

一套试题,筛选全国考生。

一套教材,教育所有学生。

一个答案,评判正确是非。

压抑了个性,禁锢了想像。

人生千百态,一把尺子怎能量?

天下三百行,行行都能出栋梁!

教育不该是工厂化批量生产,而应该是在农田里定株培养。

鼠目寸光、拔苗助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与志向,反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且不说近视、肥胖、体育水平下降,更让人揪心的是厌学逃学、沉迷游戏、甚至抑郁自杀等越演越烈的社会现象。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尚未成熟、身心正在快速发育的人,然后才是一名学生。

教育者无论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教育活动必须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

农民都知道不能拔苗助长,可功利教育中浮躁的家长却早已忘记。这种目光短浅、牺牲成长、不尊重个性的功利教育,自然无法避免出现诸多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

状元?他们的确在考场上叱咤风云!可是在社会上却不一定出类拔萃。真不知道,当今风流人物里谁曾是状元郎?

天之骄子?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可大学毕业季却又为何如此迷茫?教育到底教会了他们什么?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

除了功利的教育机构,当数风清扬般的家长,目标仅定在杭州师范大学,哪怕重考2次、3次,只为培养一个风清扬。

为什么胜利属于风清扬?因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远离功利教育,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个性,激发孩子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班里的第一。

唯有兴趣爱好、终生学习,让孩子不断成长,助孩子人生启航。

唯有梦想志向,才能给孩子诗和远方,人生就不会迷茫。

这一切一切,却好像已丢失在了应试的战场。

师范大学又怎样?永不放弃就敢闯!

高考落榜又怎样?是金子总会闪光!

放下功利,精心雕刻,必能打造一方美玉——国之栋梁!

放下功利,不再浮躁,总能等到鲜花绽放——满庭芬芳!

放下功利,不断超越,就能实现扬帆起航——诗和远方!

接下来请您欣赏:《论孩子》(来自“十点读书”)

纪伯伦 论孩子 来自快乐爸爸日记 01:48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卡里尔·纪伯伦

《先知》第四章(冰心译)

图是《应试教育的问题》专著的提纲

为您喜欢的标题投上一票吧!

如果将文凭比喻为“一块疯狂的石头”,您觉得合适么?(其他标题类似)

也可留言告诉我们您认为合适的题目哦~

如何采纳,就免费送上精美的礼品,不要错过机会与我们互动哦~

文/胡理乐

长按识别图片关注

定期推送高效学习方法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

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