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激励、点燃和唤醒

 你的江湖只有你 2018-12-23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潜能和创造力都是无限的,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是发现、挖掘人的潜能的过程。教育能做的就是这点事——激励、点燃和唤醒!

教育使人成为人,反教育使人成为猴!

关于教育的论述,古今中外,皆有精辟的表述。我最为尊崇的是卢梭的表达。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往容器里灌东西,比如知识或技能,而是让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自然生长。教育能够做的事情便是,为人的成长提供外在的自由,从而达到人的内在的自由。蒙特梭利也认为,人生来具有精神胚胎,人具有自主生长能力,教育能够做的唯一的一件事便是让人成为他自己。

但是在现实中却充斥着反教育的行为。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要把孩子们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木材、泥土,甚至钢铁、玉石等等可以塑造,这些都是没有灵魂的东西。但是,唯独不能塑造的是人。

记得一个学校有这样一条标语:教育教学的本质不是传授知识和本领,而是激励、点燃和唤醒。

如今,在功利和应试教育思想仍然盛行的大环境下,不光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儿童本身没有被当作目的,而是被当作了工具,他们的天性被泯灭、被压制、被扭曲,孩子们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他们渴望自由、渴望自主,渴望不要受到太多的干预。但是这种干预来自教师或成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没有我们你们怎么能行。因此,不相信便成为了一切罪孽的根源,不相信因此灌输说教,不相信因此代替包办,越是如此,学生越是不能自主,从而迷失了自己,人便不能成为了人,而成为了别人,甚至成为了猴子。

课改当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生命状态开始!点燃,是教育的第一使命。

我们时常说要减负,其实,减负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一个孩子厌学,那么他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煎熬,如果孩子们喜欢课堂,那么他们就会怕下课。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每节课都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只有这样的学校,只有这样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状态、生命状态才能真正得到改变,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事实上,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自主性反而越好,越是到高年级年龄大了,自主性反而越差,这似乎和人们常规的认识恰恰相反。原因只有一个,年龄越大受到的毒害越多,越小受到的毒害越少。我们还常常听到老师的抱怨,有些学生是油盐不进,怎么办?还有,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激情刚开始很容易被点燃,可是热情似乎并不持久,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恰恰说明,教育的使命需要持续不断地激励、点燃和唤醒!

编者感触:第一个感触:不触动课堂的课改是伪课改。 第二个感触:教育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激励、点燃和唤醒

  解读一:我多次表达了一个观点,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这是十年课改的艰辛换来的一个基本结论。这句话应当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个是课堂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课堂却蕴含着教育所有的奥秘。因此,课改必须从改课开始。因为课堂是主阵地,70%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不抓课堂的改革即是丢掉了西瓜,可能只有捡芝麻,而事实上往往连芝麻也抓不起来。抓住了课堂,便抓住了教育的命脉,它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切入点。当把切入点放在课堂的时候,便有了破解教育密码的可能,便有了破解生命密码的可能。我今天真的很得意,我的一句话:课堂即生命,教育即点燃。

 另外一方面,为什么说只是一种可能呢?因为,同样是课堂改革,却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毫无疑问,他们的原点不同。为什么说是原点。因为原点意味着出发点和归宿点。你从哪里出发,必然会回到哪里去。出发点即是你的课堂改革是基于什么样的一种教育观。是育人的高度,还是仅仅为了应试或功利?这将决定着你的结果。如果是育人的高度,那么,课堂改革必然关注的是人,是人性,是人的生命。教育学即人学。当有了这样的高度,你便会拥有了一切,首先是幸福,然后其他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包括考试。如果你的出发点是应试和功利,那么课堂改革将意味着另外一种悲哀。当你的出发点错误的时候,所谓的爱心和责任付出的越多,对孩子们来说便会造成越大的伤害。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生命在这样的课堂上是萎缩的,而不是绽放的。也许,你能够让孩子们获得高分,但分数越高未来的悲哀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解读二:对于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悟。我再加上两句话:知识的海洋,思维的屠宰场。加上的两句话是对传统课堂的描述。我用知识的海洋来形容灌输和说教,来形容知识本位的罪恶,把我们的孩子丢进知识的海洋里会淹死的。而超市则意味着从差异出发,从选择出发,它是符合人性的。课堂即生命,因为课堂承载着生命的成长,我们必须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有尊严地活着。怎样才有尊严?只有让孩子们快乐,获得自信才有尊严。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不快乐,不能获得自信,这样的课堂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因为它无异于在扼杀生命的活力。它是思维的屠宰场

  因此,我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教育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便是激励、点燃和唤醒。人只有历经完整的学习、完整的成长,才能自主,即成为自己的主人。这便是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的内涵。唤醒每个人的主体意识是教育唯一的目的。

    对于推进高效课堂的初始阶段,我们为什么强调不要急于技术的植入,而首先要做的转变老师的观念,其实所谓的观念,就是人的一种心灵的模式,如果这种心灵的模式不能得到突破的话,就意味着观念不能得到有效地突破。这无疑于传统课堂,我们没有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没有让学生历经情绪的、感觉的、心理的过程,而直接进入认知,即直接告诉结果,这是典型的灌输和说教,这样的灌输和说教,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但它却无法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对于老师也是如此,给他们灌进去的东西,迟早他们会消化不了,会出问题的。他们也不会真正地理解教育的真谛、高效课堂的真谛,因此执行力便会打折扣,仍然会把控制和灌输带给学生,最终还是无法实现我们的目的。它的内在逻辑是:当教师的主体意识没有被唤醒,他们便也不会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因为他们不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和尊重

对于老师而言,我们能够做的便是激励、点燃和唤醒,所谓的技术都不是问题,一旦他们被点燃和唤醒了,他们便都会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所得技术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对于学生而言,自然不必多说,我们只有激励、点燃和唤醒,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成长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尊重、给予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神灵合一的生命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