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为什么一定要读懂《红楼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山泉51 2019-03-30

女人为什么一定要读《红楼梦》 来自十点读书 00:00 08:35

♪  点击上方绿标,听红楼梦中的人生哲理

前几天,我在年初定的要读书单里,又加了一本《红楼梦》。

理由无他,只因一位长者说:

人这辈子所有的问题,在书里都有答案。

女人这辈子的难题,答案全在红楼里。

世界上很少有一本书,可以像《红楼梦》这样,事无巨细地展现,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幽微心理。

读懂了红楼,就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人生,这世上90%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上至明星闫妮、林依晨、林青霞

下至普通人、菜贩子

全都着迷听他讲红楼

当然,读红楼不仅“致用”,更是“修心”。

长者说:“红楼让我有慈悲之心,设身处地去体会,每一个大人物和小人物的生存之不易。”

一次他出行,地铁上人贴人,充斥着浓浓汗臭。

他心里正难受,又一想: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这些人都是几百年才遇到的人,那就更舍不得错过了,立刻饶有兴趣地观察这些有缘人。

一次他讲课,有位女生不听讲,只顾在教室里哭。

他原想要劝阻,却突然想到:她是不是跟林黛玉一样,是来还眼泪的?于是温柔地由她去了。

正因看透了《红楼梦》的镜花水月,所以,他发自内心地包容与理解万事万物。

这份慈悲心境,常人难及,让我更加想要去读红楼了。

幸运的是,长者不仅自己读红楼,也帮普通人解读。

毕竟《红楼梦》真的太厚了,清末半白话文更是难懂,读红楼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有一个人能帮着讲解,加之他半世经验,这样的知识大餐,吃起来才有滋有味。

长者讲解的红楼梦,曾一度让整个台湾痴狂。

他每开一场讲堂都座无虚席——上至豪门阔太企业金领,下至卖菜小贩服刑犯人,都赶来听他一席话。

就连林青霞,为了听他讲红楼,每个周末都会专程从香港飞到台湾。

是的,这位长者就是蒋勋——当今中国红楼梦的第一摆渡人。

在文化界,蒋勋是华人圈家喻户晓的文化教父

小说得过台湾省小说比赛第一名;电台节目曾获1988金钟奖;书籍写了70多本,在诗歌、美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有大家风范。

在红楼圈,他的文字和解读直击灵魂最深处

他对红楼梦的解读爆红网络,受到超过2.3亿人次的追捧,长盛不衰。

蒋勋出走半生、桃李满天下。无数人因他,获得了治愈的力量。

闫妮说蒋勋“诗里闻歌,字里醉情”。

林依晨说:“因为他,我才不断地看到我自己。”

就连林青霞——这个被导演徐克称为“五十年才出一个的美人”,每周必从香港飞到台湾听他讲红楼。

有人说,蒋勋讲红楼梦就像“精神毒品”。

一旦听到就再也脱不开手,10遍,20遍,乃至30遍都不过瘾。而他更是一剂良药,让人告别生命的纠结苦痛。

那么,蒋勋讲的《红楼梦》,究竟有何魔力呢?

“我不想把《红楼梦》弄得那么伟大”

很多“红学家”的解读,都偏离了《红楼梦》的本质。他们要么谈政治,民族矛盾,要么讽刺封建社会。

但蒋勋说:《红楼梦》最大的魅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他把大观园比喻成“小社会”,把贾母比作“大家长”,把宝玉、十二钗比喻成现在的“中学生”:

我们认为宝钗精明世故,蒋勋说她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小女生”,在人事复杂的大观园中如履薄冰,说到底也是个可怜的女孩。

我们觉得黛玉敏感善妒,蒋勋却说她是大观园里活得最明白的人,所以才从不讲场面话,爱恨从不掩饰。

我们只知道王熙凤精明能干,蒋勋却认为她其实也不过是个目光短浅的人

蒋勋把《红楼梦》里所有的人物,变成我们的身边的父母、同学、朋友、爱人......

一本旷世难懂的名著,就这样被他解读成通俗易懂的过来人经验,滋养无数人。

过了20岁以后,

中国人不读红楼真的太可惜了

说实话,人这辈子都要读一读《红楼梦》。

这本巨著从成文流传至今,历经百年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故事精彩,更包含世间万象,经世智慧。

不论是工作感情还是孩子教育问题,红楼都会给你答案。

20 岁以前,你读不读红楼,可能是运气所限。

可是到了30、40、50岁,你读不读红楼,懂不懂红楼梦中人,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现在,十点课堂联合蜻蜓FM,为你带来蒋勋半个世纪以来、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凝聚而成的《听蒋勋讲红楼梦》

他充满磁性的声音,半世的经验,还有对红楼的透彻认知,让你一听就让人欲罢不能,更高程度去了解这部旷世好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