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海茫茫 — 话田黄(下)

 猪你开心 2019-03-30

上海联合拍卖

专业艺术品拍卖机构

登陆www.lianhepaimai.com查看更多拍品

编者按:上一篇我们通过图文展示,大致的叙述了田黄石的形成过程、各产区情况及品种分类。本篇我们将详细叙述田黄石的文化收藏价值购藏要点,并列举数件在拍场中出现的田黄重器,希望能给您的收藏之路带来更多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田黄的文化收藏价值



田黄属于“田坑石”,它的生成环境极为特殊,要经过“山、水、田”的三重浸润,因而它有山坑石的柔韧、稳定,也有水坑石的晶莹、纯洁,在色泽和质地上中和了“山坑、水坑、田坑”不同材质特性的美感,散发一种凝腻沉稳、温净含蓄的“温润”气质,而这种材质特性,正是田黄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清乾隆 田黄“九读”印章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对于田黄的品评,前人在玉之“五德”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六德”,即“温、凝、细、结、润、腻”,田黄温润莹泽、细腻柔和,暗合于中国自古以来尊崇的儒家审美倾向。儒家讲求“中庸”思想,其所追求的“稳定、和谐”的审美特质,与田黄的含蓄平和、温润内敛的内在精神是天然相通的,故而先为古代文人所喜爱。且田黄色调以黄为主,“黄”通“皇”音,使田黄自带三分贵气,故此深受皇室青睐,名震于世,流传至今。这便是田黄材质自身具有的文化属性。


杨玉璇制钮 寿山田黄石太狮少狮钮方章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玉石再美,若不经过设计和雕刻,终究只是美丽的璞石而已。我们纵观田黄发展历史,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唯有以田黄制成的“重器”,少有原石的身影。雕刻家们赋予田黄作品以人文性、文学性、艺术性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田黄材质和工艺相互彰显,自然和人工和谐统一,激发出“天人合一”的艺术魅力。所以,唯有器物才能被历史所铭记,也唯有器物才能在历史中流传。这便是人赋予田黄的人文艺术内涵。


 

田黄的购藏


 陈子奋在《寿山石小志》中记载:“田石贵者,恒以轻重论值,故石工得之,每仍其天然,不忍割为方形,且田石之色,多外浓而内淡,数经磨砺,恐深浅难纯,因以损色也。”这短短数语,道出了田石加工的不易,且从中我们也可得出自古以来田石收藏的几个要点。


田石贵者,恒以轻重论值

 

自古以来,衡量田黄石价格的最主要标准就是重量。田黄石因受其生成原因及本身材质原因影响,多以小料形式出产,大料颇为罕见。清朝时期,田黄石就已有“两以上,易金三倍”的价格,可见田黄石大料在当时就价格不菲。如今田黄资源枯竭,两(50克)以上田黄已实属罕见,易金百倍,乃至千倍的情况也时常发生。所以“大田黄很贵,大田黄恒贵”这是自古以来就未曾变更的田黄收藏理念。


清乾隆 田黄三链章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人们对大体积的田黄原石的执着,不仅仅只是为了田黄的材质之美,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工艺上的要求。就如“乾隆田黄三链章”,被称为国之瑰宝,仅此一件。但它所需的原材料达到九斤之重,世所罕见,后世再难效仿。


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玺

尺寸:9.3×9.3×11cm

重量:1709.5

成交价:1.0925亿元


再如2017年,一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祥忍雕制,重达三斤有余的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玺,拍出亿元高价。但市场上并未感觉惊奇,甚至觉得价位还略低。因为此件作品是目前为止,当代已知的最大田黄玺印,其原材体量之大、舍弃材料之巨世所罕见。由此可见,大体积的石材给雕刻者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只有在做到充足且必要的“舍”后,才能制作出旷世的“精”,作品才会被历史所铭记。这些都是唯有大体积的田黄石材才能做到。



不忍割为方形

 

杨玉璇 田黄雕狻猊钮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